“我就像是油畫的外科兼美容醫生,運完手術,畫作就能恢復健康和美貌。”
人會隨時間老化、生病,油畫也會。郭江宋專治油畫的各種疑難雜癥,瞧他的工作室里擺滿手術刀、小熨斗、小鐵錘……鍋爐里燒煮著特殊藥劑,他正等著為畫作動外科手術、美容整形。
他拿出一幅待修復的李石樵作品做說明:“這些鍋蓋型裂紋,是很典型的年代裂。因為畫布會熱脹冷縮,但顏料硬了,沒辦法隨畫布伸縮,一緊一松之間,一幅油畫過了30~50年,就會開始裂。”
快剝落的顏料可以做“加固”的動作,他以一層薄薄的動物膠質覆蓋其上,隔著不織布用小熨斗慢慢加熱,約等1、2天,等裂開的顏料黏起來,再用熱敷手法取下薄膜。除了加固撫平,還有畫布邊架接、畫作清洗、補色還原、畫布轉移等專業手法。
郭江宋是在西班牙讀繪畫創作博士班時,輔修繪畫修復與保存碩士,才習得這項技藝。這一行以工作時數計價,他每小時收費350元左右,收入比上班族好。但職業風險也不少,因為清洗藥劑多數具有毒性,洗畫時,他得帶著防毒面具。不僅如此,攀高爬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在西班牙教堂實習時,就遇到一位學姐不小心從鷹架上掉下來摔死的事。
偶爾會有意外驚喜。一次,他修復常玉的《裸女》時,意外發現畫紙底下是另一張完整的畫,他驚喜告知客戶:“哇!你中獎了。”收藏家多了一張常玉的作品,他也多賺一筆修復費。
他還遇過一些好笑的狀況:“油畫要涂上凡尼斯(一種涂在油畫表層的保護油)來保護,居然有人用亮光漆,還有人用花生油!”他得耐心為這些憔悴的油畫體檢、治療,他說:“每次去展覽場,看到自己修的東西光鮮亮麗地掛在那里,就很欣慰。”
光鮮亮麗的不只是油畫,郭江宋的皮膚也白皙光滑,他笑說:“我們每天在蒸動物膠質,也許因此蒸到臉上,做修復的人比較不會老,那就是膠原蛋白啊。”
(責任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