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睡搖籃的時候開始,父母就在床邊朗誦兒歌,陪伴寶寶入睡。這些瑯瑯上口的兒歌,是寶寶最早接觸的文學形式,也是寶寶游戲和學習的重要材料。
豐富多彩的兒歌
兒歌是人們口頭創作的民間詩歌形式,它的特點是語句簡短、內容生動,并有優美的節奏。兒歌包括了多種形式,不同形式的兒歌在節奏和韻律表達上有所不同。來認識一下——
數數歌:將抽象的數字概念用有趣的兒歌形式表達出來,能在朗誦兒歌的同時進行數字游戲,幫助寶寶建立數概念。
繞口令:這是由讀音相近但容易混淆的字組成,是寶寶練習發音的好材料,讓寶寶口齒更靈活。
謎語式的兒歌:它讓寶寶在一問一答中體會猜測和驗證的樂趣。
連鎖調的兒歌:這種形式的兒歌是把上句結尾的詞語用來下句開頭,念起來非常順口且容易背誦。
兒歌能讓寶寶掌握大量的詞匯和句子,建立起基本的文學素養;也能讓孩子體驗自己的能力,易于進行語言的操練。
成長中的兒歌
0—1歲的寶寶還沒有接觸書的經驗,兒歌是由媽媽吟誦給他聽。在媽媽的懷抱中,聆聽媽媽有節奏的朗誦,寶寶建立起了最初的語音意識。
1—2歲的寶寶,開始嘗試自己翻閱圖書,看著書中的圖畫,媽媽再次吟誦出寶寶熟悉的兒歌,這時,腦中的記憶與書中的畫面建立了聯系,寶寶開始專注地觀察畫面,對兒歌的理解也加深了一層,同時,伴隨著兒歌的多次重復朗讀,寶寶積累了更多的口語經驗,為以后的書面語言學習做好準備。
2—3歲的寶寶,對熟悉的兒歌能自己指著書進行朗讀,雖然他還不識字,但這并不妨礙寶寶閱讀的積極性。他不僅自己讀,還會主動拉著爸爸媽媽一起讀。寶寶認真的眼神告訴我們;他已經非常喜歡這些兒歌了!
閱讀指南
閱讀旅程又要開始了,寶寶的小手和小腦都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動一動,讀一讀,玩一玩吧!
STEP1
從寶寶出生起,睡前為寶寶吟誦一首兒歌,要準確清晰地發音,突出兒歌的節奏,可將語速放慢,讓寶寶的小手跟著兒歌舞動起來。
STEP2
給寶寶看看以前朗誦過的兒歌書,寶寶看畫面時,媽媽再次吟誦兒歌,和寶寶起討論圖畫中有什么,并讓寶寶跟著媽媽朗讀兒歌。
STEP3
寶寶對兒歌比較熟悉后,讓他自己閱讀,如果出現錯誤,媽媽可以及時進行糾正,逐漸熟練后,讓寶寶模仿媽媽進行流暢且有節奏的朗讀。
STEP4
和寶寶一起玩兒歌游戲,媽媽拍手,寶寶朗讀。也可以媽媽朗讀,寶寶拍出正確的節奏;讓寶寶進行朗誦表演,朗誦時根據兒歌內容進行相應的動作演示,與寶寶討論如何變換語氣、語調,讓朗讀更有趣:也可結合日常生活情境,如與寶寶一起踏著兒歌的節奏上樓,既可以讓寶寶感受兒歌的節奏和韻律,也讓寶寶參與了鍛煉。
STEP5
親子時間,和寶寶聊聊最近讀過的兒歌,并說說最喜歡哪首。可以和寶寶起再重復閱讀這首兒歌,讓寶寶說說里面的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鼓勵寶寶用豐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