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鵬
壟斷傷害效率破壞公平,壟斷利益的獲得是以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失為代價的,這樣的觀點在學界和輿論界已成為不言而喻的公理。但是,總有人希望通過損害公共利益來追求自己的壟斷地位。
今年7月下旬,中國方便面主要生產企業通過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協議串通合謀漲價,造成方便面價格上漲,引來媒體廣泛關注和指責。8月16日,在輿論及國家發改委的壓力下,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發表公開信,就方便面漲價事件向廣大消費者表示道歉。8月20日,民政部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兩塊牌子一個班子)做出停止活動兩個月的行政處罰。不到一個月時間,這場方便面生產企業合謀漲價的聯合行動宣告破產。
在這場方便面漲價事件中,我關注的不是抨擊方便面企業如何違法和邪惡,而是社會輿論及政府部門對此事件的反應方式。我感到方便面提價事件不僅沒有能促進中國的反壟斷事業,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中國的行政壟斷力量。
首先,此事件淡化了輿論對行政壟斷危害性的關注。經濟壟斷固然有危害性,但中國目前危害性最大的是行政壟斷。方便面行業并非壟斷行業,各企業處于開放競爭狀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或企業集團能夠壟斷市場。方便面企業這次聯合協議漲價,屬于自由企業試圖聯合壟斷市場價格的行為,學術界將這種類型的壟斷稱之為市場壟斷或經濟壟斷。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中,相關的反壟斷法主要針對的就是這種經濟壟斷行為。
在我國,市場壟斷并非經濟生活的主流,還處于萌芽狀態。以方便面企業為例,他們試圖通過行業協會控制市場價格的行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在輿論和政府的監督下流產。

我國最嚴重的壟斷是行政壟斷,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壟斷行業如電信、郵政、電力、鐵路、石油、航空等,都建立在行政壟斷的基礎上,是行政部門設定的準入限制等政策,保障了這些壟斷企業的壟斷利潤。反壟斷法的立法工作十多年艱難進行,原因之一就是行政壟斷利益集團的不配合。2007年8月30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反壟斷法,其中規定“國有經濟占控制地位的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以及依法實行專營專賣的行業,國家對其商品和服務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某種意義上,是對行政壟斷進行了保護。從這一點上說,方便面提價事件客觀上不是促進了中國的反壟斷進程,而是幫助了行政壟斷的進一步合法化。看來中國的反壟斷事業仍然任重道遠。
其次,此事件強化了行政部門對行業協會的控制。在方便面事件中,有律師對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的法律資格提出質疑,向民政部遞交申請,請求對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是否是非法民間組織進行調查。調查如認定其為非法組織,他請求民政部依法做出取締決定,宣布該組織為非法,并予以公告。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出具證明,證明“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均未在民政部登記。這么一個消息,被媒體報道為“非法民問組織串通企業哄抬物價”。這樣的輿論表達,我體會出某種階級斗爭的氣味。
與此同時,由于方便面提價事件,使剛通過的反壟斷法增加了嚴厲禁止行業協會組織實施壟斷行為的條款,規定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情節嚴重的,將被依法撤銷登記。與行政部門相比,行業協會弱小得多,但反壟斷法卻將注意力轉向行業協會,無形中加強了行政部門對行業協會的控制力量。
現代化的進程,是各種民間公共組織迅速成長的進程。而由于特定的登記制度,我們許多民間公益組織還沒有能夠在民政部登記注冊。“非法民間組織”的標準是什么呢?是不是沒有到民政部登記就叫非法民間組織呢?我們在思考規范民間組織的時候,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我國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結社自由的權利呢?我不反對要對民間組織進行更好的規范管理,也不反對對那些犯下過錯甚至違法的民間組織依法追究,但針對中國今天特定的情況,我更希望提醒法律界和輿論界關注結社權利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