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 麗
視頻網站的造神運動,讓這種基于寬帶技術的互聯網新傳播形式鍍上了一層夢幻般的財富光芒。然而,在難以計數的下載點擊中,這個夢幻的實現卻不斷碰上堅硬的現實
離開搜狐網副總裁的位置,李善友仿佛銷聲匿跡了一般,再走出來的時候已是一年之后。
李善友稱,一年來,他蟄伏在北京西郊的一幢別墅里,創建了一個視頻分享網站——“酷6網”,而且日前已獲美國DFJ投資基金千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美麗神話
2006被稱為互聯網“視頻元年”,李善友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06年寬帶超過窄帶,占據了三分之二份額,使得上網看視頻成為了可能。
據悉,2006年,美國視頻播客網站YouTube在成立一年半以后,便以16.5億美元賣給了Google,互聯網掀起了又一輪的神話創富,YouTube旋即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新偶像。
據悉,在YouTube神話的推動下,國內視頻網站開始大批上馬,數量已從2007年初的30余家激增至200余家。而且,中國互聯網視頻產業鏈也在短時間內便呼啦啦地形成了,電信運營商、內容制作商、內容經紀人、P2P技術提供商、視頻搜索、富媒體廣告技術提供商、廣告代理商都紛紛摩拳擦掌。
跟風者絡繹不絕,都想打造“中國最普及的宣傳和促銷平臺”,李善友對記者說:“2006年9月份酷6網上線,我進入這個領域已經非常晚了。”
當然,除了YouTube的示范效應,能讓這么多人掘金視頻領域,還有美麗的數字分析。據整體研究公司估計,2010年網上視頻廣告營收將從今年的7.75億美元上升至近30億美元,而此數額的市場分布,將大概有75%的視頻廣告將被主要網絡媒體公司吞噬。
泡沫已經吹大?
但是,與美麗的數字共存的還有視頻網站高昂的成本,賽迪顧問互聯網分析師譚斌分析說,目前,一個相對較好的視頻網站,每年的投入高達1億元左右,而2006年,整個網絡視頻行業的廣告收入也只有6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相比起燒錢速度,目前的視頻網站的廣告收入與其自身發展顯得杯水車薪,國內的視頻網站還全部處于燒錢的階段。
只是,互聯網的發展從來沒有畏懼過高成本,因為夢境是美麗的。搜狐CEO張朝陽表示,視頻技術帶來了新媒體革命,這場革命的火剛剛點起來,現在有點兒不經意,但是這個產業很快會得到所有人的重視。
不過,一年的跟風之后,問題便如期而至了。日前,中國知名的體育垂直門戶網站華體網,宣布裁員90%。據透露,華體網旗下的視頻網站——都視網的失敗是導致華體網快速衰敗的元兇。另據報道,華體網并非第一家顯頹勢的視頻網站,2006年9月,“新傳國際”裁員數十人,接著“磊客中國”裁員50多人,其后千橡集團旗下的視頻網站UUMe裁員至僅剩10人,2006年底,MySee在燒光了150萬美元后面臨倒閉。賽迪顧問分析師譚斌認為,在2007年,像華體網這樣的故事還將不斷發生。
譚斌對本刊記者說,視頻網站從技術上來說基本無門檻可言,但是目前網站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所能容納的極限。
對于眼前的現狀,似乎每一個參與者都有心理準備,因為回想2000年電子商務也是這樣一個過程,2000年電子商務也被稱為一個泡沫,當年從事B2C電子商務的網站數量也不下300家,經過泡沫期的粉碎,如今只留下了當當網、卓越網等。
賽迪顧問互聯網分析師譚斌表示,互聯網任何一個新應用的出現,在一開始都會被稱之為泡沫,但如果視頻業務為大泡沫,Google也不必花大把鈔票去并購YouTube了。視頻業務既然能夠火起來,就證明它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一部分用戶的需求,但在滿足用戶需求后如何商業化仍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培育。
風投“僧多粥少”
據介紹,中國的視頻網站一度受到了風險投資商的追捧,從資本的角度來看,大家都唯恐錯過網絡視頻這班車,并且風投商們對擁有1.37億網民的中國市場寄予了厚望。
據投中投資咨詢(ChinaVenture)統計顯示,2003年至今,中國境內有16家網絡視頻企業獲得風險投資,融資總金額近1億美元。其中,視頻分享類企業融資金額占已知網絡視頻企業總融資額55.8%。
然而拿到風險投資和沒有拿到風險投資的國內視頻網站,目前仍以復制YouTube模式為主,并沒能在資本的支持下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優勢。
因此,業內觀察員稱,在經歷2006的投資高峰后,風險投資商開始對視頻產業采取觀望態度,眼下的中國視頻共享網站的投資可謂“僧多粥少”。
另據報道,2006年底,優酷網和悠視網的第二輪融資金額分別達到了1200萬美元和2350萬美元。而這將直接擠壓許許多多尚未得到風投青睞的網站的融資機會。
據悉,2006年底,新浪和騰訊等傳統互聯網巨頭介入播客寬帶等視頻資源,視頻網站間的激烈競爭開始顯現,這種情形增加了YouTube的模仿者在競爭中勝出的變數。
業內人士指出,用戶從100萬增加到1000萬的階段,成本也將隨之直線上升。因此,沒有風險投資的網站將面臨比目前更加艱難的日子,業內普遍認為:2007年,分水嶺就會出現。許多網站將會因資金不足而關閉,包括P2P、視頻搜索、視頻分享、播客等在內的視頻網站“能存活并保持一定知名度的”,將剩下不足20家,具體到視頻分享領域,“只有前6家存活”。
幸運完成第二輪融資的PPStream總裁徐偉峰對記者說:“對投資人來說,網絡視頻肯定有前途,就看誰是做得最好最大,我不認為視頻存在泡沫問題,只不過大家擠不到前面呼吸不到資本的空氣罷了”。
李善友也對記者說:2007、2008年,網絡視頻業務還屬于從實驗室里走出去的階段,我希望我拿到的錢讓我能夠迅速站起來,盡快走到自由自在自己轉起來的階段,“那個時候就是我心理踏實的時候了。”
錢景模糊
李善友對記者說,在國內視頻網站收費的可能性比較小,幾乎所有的網站都以廣告收入作為主要模式,而新的網站缺乏品牌效應,在吸引廣告方面并沒有優勢。
據悉,視頻網站雖然短時間內積聚了不少的原創視頻、音頻等內容,但只有很少的內容受到追捧,很難形成對瀏覽者的“粘性”。另外,很多視頻片段大多是重復地在多家網站搬來搬去,重疊雷同的現象嚴重。而且不少網站內容普遍走低俗、情色套路,打情色擦邊球的內容成為短時間內積聚流量的快餐。
但是,一時的火爆不能成就一個商業模式。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國內視頻分享網站都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還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人氣和流量雖然做上來了,卻看不到錢景,這其實就是一個視頻分享的網絡泡沫時期。
有關專家對記者分析說,盡管視頻形式將對互聯網產生深遠影響,但現存視頻網站由于缺乏創新和想像力,模式困境將使九成網站面臨死亡。上文提到的裁員、人事震蕩等跡象已經顯露出了這種苗頭。
除了盈利模式一片模糊之外,版權問題從網絡視頻誕生之日起注定了其宿命——90%的網絡視頻公司將難以回避這一瓶頸。
據報道,許多公司因此而官司纏身,YouTube也不例外,被迫撤下了數以十萬計的視頻。有關專家分析說,目前國內視頻網站的絕大部分內容也都有侵權的嫌疑,這樣的現狀在給視頻網站帶來巨大風險的同時也加深了廣告商的顧慮。
但專家也指出,隨著中國寬帶網絡的進一步發展以及3G的啟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瀏覽視頻,這為視頻網站廣告以及增值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在國內,視頻網站還屬于導入期,目前每年的廣告份額只有1個多億,專家認為視頻廣告未來幾年將會有飛躍式的發展。
互聯網評論員方興東說,視頻網站什么時候影響了主流網民的主流生活,就到了盈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