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復雜性肛瘺;內口切除術;支管搔刮術
中圖分類號:R657.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6—0012—01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36例,其中男111例,女25例;年齡20歲以下3例,20~30歲20例,31~40歲58例,41~50歲40例,51~60歲12例,61歲以上3例;病程1~2a 30例,3~5a 50例,6a以上56例。
1.2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2治療方法
患者取側臥位,常規消毒敷巾,行骶麻或腰麻,以0.1%新潔爾滅棉球反復消毒肛管及直腸下段,用手指擴肛容納四指,用探針從原發外口探入,食指插及肛內尋找內口,當疑為內口時,探針貫穿,切開主要內口至肛外瘺口處,清創病灶組織,然后再用探針沿主內口處向另一個瘺道探入至瘺外口處,明確兩個外口共有一個內口時,用刮齒搔刮瘺道內病灶組織,外口修整齊為佳,最后用凡士林砂填人,敷料塔型固定。術后給抗菌、對癥處理或中藥口服,換藥,一般住院15~20d病愈。
3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136例,治愈率100%,治愈時間20~25d,無肛門失禁狹窄、變形等并發癥。
4典型病例
顧某,男,42歲,肛門外反復腫痛流膿10年,加重1周,于2000年12月5日到我院肛腸科就診。查肛緣外5、6、7點位各有0.5cmX0.5cm破外口并有膿液流出,觸及索狀物伸向肛內,同時在肛內6點觸及的凹陷,壓痛明顯,以“復雜性肛瘺”收入院。于2000年12月7日上午在骶麻下,施行肛瘺內口切除支管搔刮術,術后給西藥抗菌消炎,對癥處理和中藥坐浴,藥紗換藥,住院20d,肛門術口愈合,病愈出院,隨訪5年未復發。
5討論
本術式的治療原理是勝瘺發病主要在于內口,由于是病菌反復進入瘺管引起感染致使潰口反復長期流膿不愈。故肛瘺的治療,要正確尋找內口為關鍵所在。而內口找到后將同一支管徹底切除,杜絕感染源。開放引流切口將原流經瘺管全程流出腸內容物,加之搔刮支管殘余病灶,避免炎性刺激。支管可逐漸吸收變軟,外口閉合而自愈。
該術式操作簡單,僅需切開內口及主要管道,支管搔刮處理,簡化了手術操作程序,對組織損傷小,能更好地保持肛門功能或保護肛門周圍皮膚完整性,對肛門括約肌影響極為輕微,形成疤痕小,術后痛苦小,療程短,出血亦少,術口愈合時間短。術后肛門功能不受影響故不存在肛門失禁或肛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