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遼寧省朝陽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一處副處長王文珍在建平縣某醫院辦案,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塞倒在崗位上,干警們發現后,及時將他送往醫院搶救,遺憾終因搶救無效,于早晨6點40分逝世,享年51歲。
2007年反貪工作任務比較重,偏偏處長牟國安生病住院了,為了盡快完成年初下達的工作任務,8月1日,王文珍帶著干警前往建平縣某醫院辦案,為盡快破案,第二天早上5點,他就起床繼續查看賬目,之后和干警于瀛一起去早市買早餐,返回后,早餐還沒來得及吃他就倒在床上……
8月5日朝陽市檢察院為王文珍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朝陽市人大、朝陽市政法委有關領導參加了追悼會。緬懷王文珍10余年間在反貪戰線上的事跡表現,沒有沖鋒陷陣的轟轟烈烈,卻有一份真水無香,從容淡定的情懷。
“像沙漠中行進的駱駝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1976年,王文珍參軍入伍,先后任班長、政治處干事、組織股股長、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1996年轉業到朝陽市人民檢察院,被分配到反貪局偵查一處任書記員,負責內勤和書記員工作。
和他一個處室的孟慶江同志回憶說:“王文珍分到我們處室來后,大家以為人家在部隊是營首長,一定很不好接觸,沒想到他一點架子都沒有,很平易近人,連打水掃地每天都搶在先。
據當年與他一個辦案組的檢察員,而今已是副處長的侯軍回憶:“王文珍任書記員的那幾年,承辦案件的同志都搶著要他,說他作筆錄快,字也寫得工整。那幾年案件多,他除了作筆錄外,還要看管嫌疑人,裝訂卷宗,人蒼老了不少,但他從不叫一聲苦。”
40多歲的王文珍,從一個正營職干部轉變成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并肩負起檢察院反貪局書記員的工作,完成了書記員所要完成的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贊揚。他的心態和工作表現,都體現了博大的胸懷。他無論是任書記員,還是任檢察員、副處長,都腳踏實地,像沙漠中行進的駱駝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從未以一個營職領導干部自居。從事檢察工作11年,為檢察事業奉獻了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據調查了解,他在部隊時,曾兩次記三等功,十多次受獎,轉業到檢察機關10余年,曾連續六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他一句問候、一杯開水,就使犯罪嫌疑人在心靈上受到震撼”
從轉業到逝世,王文珍參與辦案百余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00余萬元,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贊揚。2001年,院里中層干部競聘上崗,王文珍競聘為反貪局偵查一處副處長。從普通的一名干警到副處長,王文珍仍與同志們戰斗在反貪第一線,時時處處起帶頭作用。2003年4月,他承辦了原北票市商業局局長段某受賄52萬元的受賄大案。在查處此案中,他認真審查舉報信的內容、仔細分析案情,尋找案件的突破口。經認真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成長過程、社會經歷、家庭關系及目前的心理狀態,他制定了詳盡的訊問方案,有針對性地打開缺口。首先他充分肯定了段某以前為黨和人民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績,經過情與法的說服教育,使段某從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震撼,由抵觸到主動配合,交代了自己涉嫌受賄犯罪的全部事實,并帶領辦案人員到農村其父母家的院子里挖出了藏在樹底下的贓款。之后,他又和同志們一起多次認真復核證據,做到了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使當時在朝陽反貪歷史上一次受賄50萬元的大案得以成功偵破,為此,朝陽市人民檢察院為他榮獲三等功。
當年,他又承辦了原北票市糧食局局長胡憲林涉嫌受賄犯罪系列案件。王文珍負責詢問行賄人。行賄人董彥雨系原北票市大三家子糧庫主任,他文化水平不高,初次接觸顯得很老實,但實際詢問時,他卻很狡猾,始終一言不發。王文珍根據他這一種消極的態度,單刀直入,拋出了所掌握的證據,此時的董某冷汗順著臉頰流了下來,王文珍見此又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反復講清利弊關系,幫助他打消思想顧慮。之后董彥雨承認了他從糧庫拿走8萬元錢的事實,但拒不說出錢的去向,一口咬定錢是自己花了。王文珍再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從家庭講到社會,從親情講到法律,從現在的處境講到今后出路,著重地向他講清了拒不交代問題所產生的嚴重的法律后果。經過循序漸進的開導,董某終于全盤托出8萬多元錢的來龍去脈,為打開胡憲林受賄案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掌握證據后,王文珍隨即找到了胡憲林。開始他沒有涉及董某行賄給他8萬元的事實,而是以嘮家常的形式開始,從他家庭的美滿,嘮到老人對他的期盼;從出國兒子的遠大前程,嘮到他當局長工作的辛勞和取得的成績,氣氛越來越融洽,經過幾天耐心細致的工作,胡憲林對抗消極的態度減退了,逐漸認識到自己是犯罪,并慚愧地號啕大哭,捶胸拍頭。過了一會兒,他的心漸漸地平靜了,含著眼淚說:“我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也對不起你們對我的苦口婆心的幫助。”接著他如實交代了北票大三家糧庫主任董彥雨兩次去他家送錢的經過,事后又陸續地交代了自己多次收受他人賄賂的犯罪事實。
2004年,朝陽市委、市政府對全市礦業整頓中,王文珍參與查辦了建平縣青峰山鄉部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主辦了該鄉黨委書記杜某收受賄賂30余萬元的大案。在辦理該案過程中,他把認真二字放在首位,因此案涉及的證人比較多,且這些證人又分布在建平的各個角落,為了將本案的證人全部找到,取到全部證據,他不辭辛苦,和同志們一起爬山過河,翻山越嶺,不分白天黑夜,經常吃不上飯,睡不上覺,身體不舒服吃片藥頂一下,困了在車上瞇一會兒,硬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跑遍了青峰山鄉的6條山溝、20多個鐵礦,共取證言40多份、書證20多份。為了使這些證據材料確實充分反映事實的客觀真實性,有的證言材料反復幾次進行復核,最終取到了定罪的證據。
在反貪戰線工作了11年,與他一起從事反貪工作的老搭檔徐兆年是這樣評價他的:“王文珍之所以能成功地辦案數十件,其特點:一是扎實認真。多年來,經王文珍手辦的案件,都做到證據確鑿,四腳落地,保證了案件的質量。二是依法辦案。王文珍在辦案中始終堅持法律程序,嚴格執行法律的各項規定及訴訟時限,所以他所辦的案子,沒有一件超過時效,保證在法定時限內偵查終結。三是尊重人權。王文珍同志在辦案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情感人,無論是在訊問犯罪嫌疑人還是詢問證人,他始終有一個觀念就是寬嚴相濟,尊重人權。他在偵破北票市商業局局長段和平涉嫌受賄案件中,就是以一句問候、一杯開水,使犯罪嫌疑人在心靈上受到了震撼,在他的感召下,段和平不僅供述了自己受賄52萬元的犯罪事實,還被檢察機關依法辦案、文明執法深深感動。
“作為一名反貪干警,必須得把住三關:嘴的關,手的關,腿的關”
王文珍同志出生于建平縣農村家庭,從小家里就不富裕,養成了儉樸勤奮的習慣,平時從不亂花一分錢,抽煙都是一半旱煙,一半是兩、三元錢的煙。有的同志與他開玩笑說:“你身為反貪局的副處長,不是吹喇叭頭,就是抽劣質煙,這個處長讓你當瞎了”,王文珍同志一笑了之。平時他在穿戴上也不講究,他長年累月甚至節假日都穿檢察服,不是不想穿名牌服裝和名牌鞋,而是他家的經濟狀況不允許他穿。他經常在處里對干警講:“作為一名反貪干警,必須得把住三關:第一關是把好嘴的關,不能隨便吃當事人的飯,不能吃不明不白的宴請,今天吃了人家的宴請,明天就會有人找你辦事,所以說吃了人家的嘴短;第二是把住手的關,不能隨便收受當事人的禮物,你今天收了人家的禮,你不給人家辦事,明天就會有人接連不斷地給你打電話威脅你、恐嚇你,所以說拿了人家的手短:第三關是把住腿的關,作為一名檢察干警,不應該去的地方絕對不能去,決不能被別有用心的人用金錢美女所迷惑。作為一名反貪干警必須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這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2006年,他承辦了建平縣某鄉李某收受賄賂5萬元的案件,案件雖然不大,但是較為復雜,一時間,社會上各種說情風接連而至,有的人請他吃飯,有的人直接在電話上對王文珍說:“文珍,你是土生土長的建平人,李大哥也是建平人,人不親還親呢,你就看在鄉土的分上放他一馬吧,他收的那點錢,在有礦的地區還算錢嗎?再說,李大哥也給他辦事了,也不是白拿人家的錢。王文珍聽后斬釘截鐵的回答,身為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給老百姓辦事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是用來服務于百姓的,而不是讓某個人來謀取個人私利的。說情人見王文珍這么不給面子,在建平的老家逢人就說,建平縣八家子鄉的王文珍一點鄉土觀念都沒有,真是個六親不認的東西。”冬天的一天,王文珍回到了老家八家子,好多同學、戰友見到他都不理不睬的,最后有一位好心的同鄉告訴他:“你的口碑不好,就是你太死心眼了,不給親戚、朋友面子。”王文珍聽后無話可答。他遇到如此的委屈而沒有為此而放棄了秉公辦案、剛正不阿的決心。經過他的努力,案件突破了,李某承認了受賄5萬元的犯罪事實。但是在訴訟過程中,李某翻供,而王文珍同志就加大外圍取證力度,用證據固定了李某的犯罪事實,致使案件順利移送起訴,交付審判。
王文珍在檢察院,誰都知道他家里很窮,愛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常年離不開藥物的治療。兩個孩子,女兒沒有工作,結婚兩年還吃住在娘家,兒子上大學,一年需要不少的支出,生活在農村的父母還時常需要他的接濟。盡管如此,他沒有接受過當事人的一分錢,也沒有接受過當事人的一次宴請。
反貪局局長張彬對他如此評價:“王文珍同志在反貪戰線的前沿陣地奮戰11年,他抵住了來自社會四面八方的阻力,經受住了形形色色的各種考驗,沒有被金錢美色所迷惑,更沒有被威脅恐嚇所嚇倒,他始終堅定不移地站在反貪一線的前沿陣地,懲治腐敗,打擊犯罪,為反貪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