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文章《成功的博客營銷案例》排名TOP100第17位
本刊訊(記者 韓陽) 龍源期刊網暨2005、2006年舉行的年度網絡傳播排行發布會,11月8日在京再次發布2007年龍源期刊網絡傳播TOP100排行數據,與往屆不同的是,本次發布的范圍延伸到期刊類別,推出“各類別TOP10”;同時推出國內外“TOP100篇期刊文章”,籍此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在線2000種期刊的網絡傳播的綜合面貌,以期對2008年中國期刊的運營和數字化進展提供更好的助力。
龍源2007年國內閱讀TOP100期刊排行的數據顯示,最受讀者歡迎的100個期刊中,文摘綜合類期刊所占比重最大,達到20%;其次是管理財經類期刊,占19%;女性家庭類期刊占15%;文學類期刊占11%;07年國內閱讀TOP100排行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排名上升的期刊占43%,新上榜期刊占28%。一個比較重要的特征就是,一般新上榜的期刊絕大多數都位于榜單后50位。TOP100期刊位列前50位的期刊通常比較穩定,這反映了網絡傳播的“前端穩定性”。即在網絡傳播中,傳播被關注度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有了相對固定的受眾群體,其影響力和被認知程度相對而言會比較穩定。
2007TOP100 篇文章的排行像一個試金石,提煉出了期刊的品牌和品牌期刊的精華。排名中大刊名刊的高占有率證實了一句我們每個人都熟悉的話:真金不怕火來煉,網絡閱讀留下了客觀、公正的記錄,國內外TOP100文章中網民閱讀覆蓋面涉及到10多個領域,從文摘、小說、女性、時尚、時事政治、文化藝術,到財經、電腦、教育等專業領域,都有數量不等的文章上榜。中國文學的消費性在互聯網時代日益彰顯出來,文學活動全面市場化,文學期刊策劃頻繁,而小說是文學中最具消費型的一種體裁,小說精彩好看,符合了大眾閱讀小說的最基本的需求。
期刊由網下的紙版發行到網上的數字傳播,其內在涵義不僅是期刊傳播方式的變化而且還是讀者閱讀方式的改變,通過解析閱讀TOP100篇的文章,由“刊”到“篇”,聚焦內容層面,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期刊篇章內容的分析來發現網絡受眾的閱讀傾向提醒期刊編輯過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問題,通過對文章樣態的分析來告訴刊社網絡傳播中期刊內容潛在的增值點。
國內TOP100文章前20位的文章篇名排行

如果說傳統的期刊出版市場主要是對稀缺性內容資源的爭奪,是在與時間賽跑,是通過對當下主流的或者流行的內容進行爭奪來創造利潤的話,那么互聯網則為被期刊銷售忽略的在長時段里累積性和長久性內容資源的增值提供了機會。期刊的網絡傳播打破“期”的概念,讓期刊的生命并不伴隨“過期”而消亡。讓“期”在更長久的時間段——半年,1年甚至X年產生累積效應。從龍源的這份榜單我們可以看到,文章TOP100中有25篇文章的刊期均為2006年,也就是說2006年的期刊內容在本年度的網絡傳播中依然可以受到受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