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BIBF主賓國德國介紹促進閱讀經驗。
本刊訊(記者香江波)在多媒體時代,信息的載體和傳播方式不斷更新,而重視促進國民閱讀,更顯現出一個國家對文化傳承及國民素養的重視程度。4月23日世界圖書日來臨之際,面對世界各國圖書閱讀率不斷下降的局面,德國圖書信息中心與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推出三集電視專題片“閱讀,讓生命啟航——德國促進國民閱讀經驗”。該電視片同時也是德國作為2007年第14屆北京國際國際博覽會主賓國向世界讀書日和北京書展的獻禮。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在4月20日舉辦的該片的新聞發布現場指出,中、德兩國在圖書出版方面的交流日趨緊密。他確認了2007年第14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將邀請德國擔任主賓國,以及我國將作為主賓國參加2009年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這兩則消息。他強調指出,要了解閱讀,培養閱讀的習慣、建立閱讀的氛圍,從而促進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實現共享知識,共建和諧社會。
德國公使費安德博士也在會上透露,德國將從今年開始一直到2010年,在中國的不同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和廣州舉辦一系列持續性的活動,在這樣一個較長的、連續的時間內介紹德國的文化、經濟、環境和社會情況。
作為該片的策劃人之一,德國圖書信息中心主任王競對德國促進全民閱讀的經驗的看法是,德國注重“從生命開始培養對書籍的熱愛”。她介紹了德國的圖書閱讀推廣促進項目——“用書開始生命”。這個項目包含了很多活動,比如通過兒科醫生向前來就診的一周歲以內的嬰兒贈送“小書包”。目的是讓孩子們從小就“玩”書,自然而然與書產生親近感。另外,她介紹說,在德國,非政府組織“德國閱讀基金會”在倡導全民閱讀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希望中國也能建立這樣的機構。
該電視專題片以大量的現場采訪報道,客觀生動地表現了德國促進國民閱讀的理念和行動。片中采訪了大量在德國與中國促進閱讀的關鍵性人物,從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副署長到德國書業最高領導人、德國駐華大使、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德國閱讀基金會主席等。德國著名少兒書作家、插畫家、出版人、影視明星和中國的知心姐姐也出現在鏡頭中,講述他們關于閱讀的經驗。
與孩子們一起分享閱讀的樂趣——京版集團第五次舉辦“世界圖書和版權日”專題活動
本刊訊(記者繆立平)今年是第12個“世界圖書日”,為紀念這個特殊而親切的日子,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率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父母必讀》、《少年科學畫報》雜志社,并聯合紅泥巴讀書俱樂部、蒲蒲蘭繪本館等機構,于2007年4月22日在第三極書局舉辦“閱讀點亮童年——世界圖書和版權日京版集團第五屆講壇”活動。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管委員會主任、社長吳雨初指出,此次專題活動把關注的目光和話題聚焦在“兒童閱讀”上,是為了更好地推廣兒童早期閱讀教育理念,培養兒童閱讀習慣。作為出版者,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為孩子們提供優秀的讀物和閱讀的空間,旗下的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多年來出版了很多廣受好評的優秀兒童讀物,如《紅螞蟻自然叢書》、《世界少年文學精選》、《漫畫金頭腦》叢書、《新童謠》系列圖書、《可怕的科學》叢書等。
本次活動邀請了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作家、童書推廣人彭懿,作家、著名童書推廣人阿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主持人李佳、熱播電視劇《家有兒女》主演之—尤浩然(飾演夏雨)等作為演講和表演嘉賓,以朗誦詩、讀童話、講故事的形式與廣大兒童及家長分享閱讀的快樂。
鳳凰崇正書院成南京讀書人匯聚地
本刊訊(記者 林曉芳)今年4月23日,是第12個世界圖書和版權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斥資400多萬重建的崇正書院正式開業,南京首家讀書主題公園——鳳凰讀書園在南京清涼山正式揭幕。21日和22日兩天,書院舉行了一系列免費的文化講座,分別邀請著名學者陳子善談張愛玲,南京作家薛冰主講清涼山文化、藏書家沈文沖說毛邊書收藏。
清涼山曾經有惜陰書院的舊址,還誕生過中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江南圖書館。1980年,著名建筑大師楊廷寶在古崇正書院的遺址上,重建了崇正書院,后由于種種原因被荒廢多年。據悉,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將把鳳凰崇正書院建設成為蘇版精品圖書的展示與發布平臺和新金陵畫派的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