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上市公司后,宇信易誠在金融IT業務領域的成長會更具空間;而對美國投資者來說,中國、銀行業、金融IT服務,將是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
3月14日,北京宇信易誠科技有限公司悄然登陸納斯達克,證券代碼YTEC,成為國內金融行業IT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中登陸納市的第一股。股票首日開盤價8.29美元,最初發行420萬股。
而對于宇信易誠來說,上市融資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意義或許還在于它所提供的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正如宇信易誠CEO洪衛東在聲明中所稱:“在納斯達克上市有助于我們提升品牌影響力,鞏固市場領先地位。成為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之后,我們將成為中國各大銀行在IT解決方案和服務領域的優先、可信賴選擇。”
在美國,金融IT服務已成為每年5000億美元的巨大產業,而這一行業的龍頭第一數據市值更是達到184億美元。在金融IT化剛剛起步的中國,宇信易誠顯然對這一市場已有所準備。
“宇信易誠至少可以在中國的金融IT服務領域排名前五位?!焙伍L青對此有十足把握,也許,他表現得還謙虛了一些。宇信易誠實際上是三家企業的合并體:宇信鴻泰、易誠世紀和來自美國的擎通基金。后者幫助了前兩家公司的合并,并將其收購,最終完成納斯達克的上市。
在此之前,宇信鴻泰、易誠世紀都已經站在了金融IT服務的“金字塔尖”。面向銀行業、以應用軟件開發和信息技術服務為核心業務,客戶資源遍及了國內80%的銀行,這是宇信鴻泰常常被人勾勒的商業外型。根據IDC2005年的市場研究報告,宇信鴻泰和IBM、畢博等外資IT服務商一起,被列入中國銀行業IT服務商的前10名。
易誠世紀也背景深厚,它的核心領域是電子支付,工商銀行的網上銀行系統是它最著名的項目之一。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05年中國網上銀行市場報告》,它的網上銀行產品擁有的用戶數量達到1887.1萬家,占當時國內網上銀行用戶總數的70%以上。而易觀國際銀行業分析師周磊對這家公司也十分推崇,“易誠世紀是國內少有的非常專精且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它的渠道建設、網上銀行和呼叫中心一直具備領先同業的水準?!?/p>
“兩家公司的業務高度互補,合并后內部整合進行十分順利,可以說現在我們已經屬于這個領域內國內的一流企業。”何長青說。

成長
宇信鴻泰的成長始于上個世紀末。1999年,身為銷售的洪衛東離開了上個世紀在系統集成領域如日中天的西科姆公司,隨同他一起離開的還有做同一團隊的吳紅、財務出身的王燕梅。當時他們選擇了金融IT領域作為創業的方向?!暗菚r主要是做硬件集成,坦率地說,技術門檻并不高。”何長青評價道。
來自建設銀行的硬件訂單幫助公司度過了最初的創業階段—直到2004年之前,宇信鴻泰85%的銷售收入都是來自于建設銀行。2002年,程序員出身、曾與洪衛東等人共事多年的何長青進入了宇信鴻泰。此時這家公司正從硬件集成向軟件服務轉型,“我們從很小的軟件單子開始做,從一點一滴做到銀行的軟件大項目,軟件收入給整個公司帶來的營收提升也非常明顯。”何長青回憶道。
從2002年開始,公司的軟件收入從幾百萬元不斷攀升,以每年一倍的增長速度前行。 “2004年對我們有里程碑的意義,軟件收入達到了4000萬元人民幣,第一次超過了硬件收入,除了有一兩百萬是來自廣東發展銀行、人民銀行,其余絕大部分的收入仍然是來自建設銀行?!焙伍L青說,“當時我們就在考慮,既然有這么好的客戶資源,為什么不專注這個領域?可以說,這是真正的以客戶為導向,我們從硬件轉向軟件,很大原因也是從建設銀行看到了金融軟件服務的需求。在這之后,2005年和2006年,軟件收入繼續每年翻一番?!?/p>
2006年,宇信鴻泰的銷售收入達到了3.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近4800萬元,其中,軟件相關部分貢獻的利潤超過了80%。
融合
也就在宇信鴻泰迅疾前行的這幾年間,國內銀行系統向業務集中和數據集中的整合,給金融IT服務商帶來了空前的震動?!肮ば袃扇昵熬吐氏韧瓿闪藬祿蠹?,緊跟著是建行、農行,交行也剛剛完成,預計中行明年也會完成,數據集中了之后意味著項目全部變成總行行為,總行級別控制的項目規??涨?,它會要求合作伙伴一定要達到某個級別的規模,中小規模的服務商大量被淘汰,這個行業的變更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焙伍L青說。
“另一個警示是,過去的聯想、中聯、南天、長天曾經是金融IT服務領域中絕對的行業領導者,如今的業務都發生了蛻變?!焙伍L青感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間的并購必將頻頻發生。
“2005年年中的時候,因為建設銀行網銀項目的機會,我和曾碩聯系,希望他的易誠世紀可以和宇信鴻泰聯手來承接項目,”何長青回憶說,“我們談的很投機,從做項目談到了公司合并的可能性上?!?/p>
“我們從事的是軟件應用為主的金融服務,而易誠世紀的網銀產品首屈一指,業務高度互補?!边@一點,何長青反復強調。而同時,宇信鴻泰和易誠世紀也有著極其相似的背景和企業文化。但是還沒等宇信鴻泰和易誠世紀就具體的合并產生再次交集,代表美國擎通基金的張天志就找到了它們。
張天志的中國之行目的很明確,尋找那些具備投資價值的中小實業公司,完成并購,通過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由專業投資人發起在資本市場公開上市籌集資金,再收購有潛力的實業公司,通過實業公司的上市達成SPAC管理團隊和實業公司雙方的收益)上市實現投資回報。他把目光放在了正在興起、且前景可觀的金融IT領域,在篩選了50多家企業之后,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這兩家公司身上。
一切幾乎是順理成章,擎通基金、宇信鴻泰和易誠世紀在2005年11月簽署了一份三方合并協議,基本確定了后來的宇信易誠框架。緊接著,宇信鴻泰和易誠世紀花了6個月時間,探討兩個實業公司的合并方式。2006年11月24日,擎通基金與宇信易誠合并,張天志出任董事長,宇信鴻泰原總裁洪衛東出任CEO,易誠世紀原總裁曾碩出任COO,新公司宇信易誠正式登陸OTCBB(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場外柜臺證券交易實時報價服務系統),同時申請納斯達克市場。2007年3月14日,宇信易誠在納斯達克掛牌。
方式
與中國企業熱衷直接IPO上市不同,宇信易誠走的是SPAC方式,此前擎通基金已經先在美國OTCBB市場上市。對這種方式,頗有一些專業人士感到遺憾。與直接IPO上市相比,這種“買殼上市”無法得到直接上市的種種利益,周磊認為,以宇信鴻泰和易誠世紀的市場地位,完全可以憑借自身實力稍后上市。而水清木華研究中心的總監周炎武則認為,以國內A股目前看漲的形勢,單純從資金角度考慮,選擇國內上市也許是比納市更好的選擇。
“和其它行業不同,我們的客戶決定了公司本身的行事需要很低調,隱身幕后提供金融IT服務,”何長青說,“同時,由于自身的規模和盈利能力有限,我們不能選擇直接IPO上市,那樣的成本可能是幾百萬美元甚至更高,而SPAC方式的成本只是其十分之一?!焙伍L青解釋道。
張天志則這樣描述公司的美好前景:“我們在一些關鍵領域占據著明顯的行業領先地位,例如網上銀行、呼叫中心和銀行風險管理等等。而對于美國投資者來說,中國、銀行業、金融服務科技,是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