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跳槽的時機,還是對新東家的選擇,典型的激流勇退主義者陳永正為職業經理人做出了表率。
陳水正突然宣布,他準備在10月12日從已經供職4年的微軟公司離開,卸任微軟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一職,并從10月15日開始,到新東家NBA中國報到。由于之前毫無先兆,這條消息剛剛傳出,立刻引來滿城風雨。
很多人都自然的將陳永正跳槽一事,與不久前的“微軟OOXML標準申請國際標準未果事件”聯系到了一起,認為該標準正是由于遭到中國的反對,導致陳受此事連累而最終離職。這樣的看法實在太過牽強,當時在ISO組織的表決中投了反對票的共有18個成員國,即使微軟再重視中國市場,也不可能因為這點小事而遷怒陳永正。畢竟,陳這幾年來的業績、以及他對微軟中國的貢獻有目共睹。
從2003年9月至今,陳永正用4年的時間,幾乎徹底改變了微軟和中國的關系,帶領微軟中國經歷了幾次里程碑似的轉變——最早是2003年10月微軟大中華區從亞太區獨立,最晚的是去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時,將其第一站的行程選在了位于雷德蒙的微軟總部,陳還用實際行動粉碎了以前業內關于微軟中國領導人“兩年一換”的戲言。而幾乎就在一片空前和諧的氣氛下,陳水正卻選擇了激流勇退。
可以說,他的選擇純屬個人職業發展的原因,外力因素微乎其微——除了獵頭公司的努力。
陳永正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加入ATT貝爾實驗室,后來,他在美國加入了摩托羅拉,并很快來到北京,直接參與、促成、見證、引導了摩托羅拉在華業務的騰飛階段。在他2003年年中跳槽到微軟之前,已經位居摩托羅拉資深副總裁、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一職。
如果算上陳永正即將服務的新東家NBA,那么他目前已經在其職場生涯中完成了三級跳,每一次都果斷決絕。據說陳最初接下微軟任命書的時候,曾答應蓋茨要至少留任5年,但他還是在NBA的誘惑下將當年的口頭承諾提前一年兌現。實際上,陳永正早在一年前就已經向微軟高層表達了他即將離開的決定,當時,恰值蓋茨宣布將在2008年淡出日常管理。
從這個角度看,陳永正對于三次跳槽時機的把握確實拿捏得恰到好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碰巧都趕上了好時候”,感覺上,他的每一段職業經歷都非常善于“見好就收”。僅僅是這一點,就足見其“職業”性。
當然,作為非常了解和熟悉中國市場,并且善于處理復雜關系的陳永正之所以會成為跨國公司眼中的紅人,自然有其獨具的魅力。比如他一直被外界稱為“笑佛”,能見得到他的場合,他的臉上總是笑容蕩漾;在所有需要代表微軟中國出現的場合,基本上都能看得到他;他為人低調,盡管曝光率很高,但始終并不過渡張揚——這樣的公眾形象在大多數情況下恰恰也和微軟近幾年在全球的形象定位相匹配。
為什么陳永正能在微軟這樣復雜的公司里獨善其身而且運籌帷幄?為什么陳能把這么多復雜的關系處理得井井有條?為什么他總是能在哪怕難掩疲倦的狀態下依然給人誠懇、親切的“錯覺”?為什么他總能狠下心來從一個在外人看來非常穩定、幸福的狀態中毅然抽身而出,并且轉而進入另一條上升通道呢?正因為這些疑問,陳水正也更凸顯了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