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市對中國的意義,比同一年的神州六號火箭升空更大,這標志了中國跨入信息社會。用同樣的邏輯,即將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可能是另一個里程碑。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會拿到并保持多項世界第一的頭銜,像是應屆大學畢業人數、外匯儲備、貿易出口、進口糧食總量和股市開戶數等,在這當中也有一些難堪的指標,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廢水排放量。
更多新的世界第一,正在或即將轉到中國,比方去年在香港股票上市的中國工商銀行,市值已超越花旗,成為金融業市值第一的企業,雖然這家銀行在中國以外沒有任何服務網點,甚至在中國國內很多地區也還未提供服務。
類似的還有中國移動。它以接近4億的用戶,高居世界第一大手機運營商,但它的觸角還未順利伸出中國以外。不過,只要做到中國第一大,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大,過去50年這項屬于美國和日本企業的特權,如今中國企業也在分享。
由于龐大人口造就的“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在中國還有很多第一。目前有趣過一千萬學鋼琴的小孩,也是世界第一,還有僅次印度的學習英語人口,而且即將超越。英國的字典編纂專家已在研究,在新版英語字典里要納入中式的英語用詞和用法。
不過,以數量來看中國,已失去意義。比方說,它去年和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10%,但仍低于日本在1950到1970年代高成長期的年復合成長率,而且要將現有中國8億農村人口轉入工業化,以及沿海3億初步工業化的人口轉入城市化,每年10%的成長率遠遠不夠。
明年的北京奧運,總計花費超過300億美元,也是歷屆第一。但花這么多錢的原因不僅是辦一場17天的賽事,而是北京的城市重新規劃。這座老工業城已把大多數舊工廠遷離,原廠則保留下來,開放給有好的文化創意提案的業者來經營,希望復制前幾年798工廠成為北京創意圣地的例子,與上海競爭中國的文化創意高地。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花費也將創歷屆之最。與上屆日本愛知世博會以內容取勝不同,這次世博會是上海繼15年前的浦東開發計劃后,再一次的大成長機會。超過140個國家報名參加,在一年的展期中,黃浦江兩岸不只是展覽會場,許多藝術展、文化活動、體育賽事、娛樂表演、招商演講、經濟論壇和投資融資大會,都將密集進駐上海。全世界想變現新一輪中國概念的,以及中國各地想吸引新一輪外資的,將在上海搭好的臺子上來進行。
這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一如滬寧高速從蘇州到上海的路段,是全世界科技產品最重要的運輸路徑之一(像10年前臺灣中山高速的臺北到新竹路段),早期運的是鍵盤和鼠標,后來是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再來是芯片。
也因為基礎從底層一路打上來,很快地所有組裝計算機和手機的關鍵零部件,都會在中國生產,這里不再只是工廠(factory),而是形成聚落(cluster),講究的不只是效率(efficlency),還有效益(effectiveness)。英特爾今年三月底宣布投資25億美元在大連再蓋芯片工廠,生產微處理器或手機用的閃存。它看上的顯然不是中國的量產能力,而是范疇效益。
擁有這些實體基礎和環境后,讓中國有再往下一階段“速度經濟”(economyof speed)發展的本錢。這部份和整個社會的計算機普及率、手機普及率;上網率、社會互信程度,法治程度和市場自由度等許多因素有關。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別忘了,目前是全世界一起來幫它發展,而且除了市場機制,還有政策優惠營造利好,就像目前上海和深圳推行IPTV系統,明年為了奧運更將在全國范圍改用數字電視播放系統。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曾評價,百度上市對中國的意義。比同一年的神州六號火箭升空更大,這標示了中國跨入信息社會。用同樣的邏輯,即將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可能是另一個里程碑,它幫上百萬家條件和資源都欠缺的鄉鎮中小企業降低門檻,跨入信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