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安徽郎溪縣管李子叫“嘉慶子”,但從沒有人說明為什么這樣叫,二十多年來我一直以為不過是邑人土語,所以也只是跟著糊涂叫。直到今日翻讀唐人韋述《兩京新記》,在東都“嘉慶坊”條下有這樣的文字:“有李樹,其實甘鮮,為京都之美,故稱嘉慶李。今人但言嘉慶子,蓋稱謂既熟,不加李亦可記也。”(此書早已亡佚,賴有學(xué)者不辭辛勞,輯殘卷、校失誤,此條即從《新編古今事文類聚后集》卷二五中輯出。)方知其源于唐代洛陽士人之口,躍越千年卻在皖東南繼續(xù)流傳,實在是一個有趣的文化現(xiàn)象。在江南的陰雨天品嘗酸甜的嘉慶子,遙想昔日洛陽那株青蔥茂密的李樹,也算是小小的自我陶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