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科學發明是一項艱苦而又需要認真的事業,來不得半點馬虎。但在歷史上,有些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卻因偶發事件而成功。當然,你得有一個有準備的大腦,才能抓住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機會。
壓力鍋來自派朋的“不務正業”在瓦特高效率蒸汽機問世之前,事實上也早有很多人在研究制造蒸汽機了,年輕的法國人派朋就是其中的一個,但他研究蒸汽發動機對人類的貢獻,反而不及他因此發明的副產品——壓力鍋。
在17世紀末葉,派朋在潛心研究蒸汽發動機。在他研究蒸汽鍋爐時,引發了他對烹飪用壓力鍋的發明。他發明的蒸煮鍋是圓桶狀的,上面有一個能扣緊的蓋子和一個自動安全閥。這個安全閥也是派朋的發明。1679年,派朋為皇家學會做現場表演,用這種鍋烹制了一些食品,大建筑師C·雷恩覺得這食物美味可口,建議派朋寫一本小冊子介紹這鍋的用法和特點。派朋寫道:“這種鍋能使又老又硬的牛、羊肉變得又嫩又軟,并能保護菜和肉的香味和營養。”但直到二次大戰期間,這種鍋才在需要考慮節約問題的家庭主婦中普及起來。現在,壓力鍋早已出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廚房中,但誰也不曾想到,它卻是一位年輕的法國人于300多年前的一項“不務正業”的發明。
攝影技術來自達蓋爾打破的溫度計1838年,法國物理學家達蓋爾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膠片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時,仍不得要領。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有一個影像留在了膠片上。他于是將附近的化學物品逐—挪開,看看究竟是什么東西造成了這個現象,最后,他發現,原來是一支溫度計打破后遺下的水銀。攝影技術便從此誕生了,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無煙炸藥來自怕老婆1896年的一天,瑞士化學家熊旁做試驗時,不小心把盛滿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溶液流在桌上,一時未找到抹布,他趕緊拿來了妻子的一條棉布圍裙來抹桌子。圍裙浸了溶液,濕淋淋的,熊旁怕妻子看見后責怪,就到廚房去把圍裙烘干。沒料到靠近火爐時,只聽得“撲”的一聲,圍裙被燒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煙,也沒有一點灰,他大吃一驚。事后,他仔細回憶了經過,頓時萬分高興。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合成了可以用來做炸藥的新的化合物。為此,他多次重復了實驗,肯定結果無誤后,將其命名為“火棉”,后人稱之為硝化纖維素。就這樣,一條圍裙引出了世界上第一種無煙炸藥的問世。
小行星2000NM來自阿姆布爾基的馬虎馬虎,是自然科學工作者的大忌,因為它常常導致錯誤的結果,但是,美國天文學家阿姆布爾基可要感謝他的一次失誤。阿姆布爾基在使用計算機控制天文望遠鏡探測星空時,將坐標調錯,望遠鏡焦點沒有對準他的預定目標。但是,這一疏忽竟使他發現一個直徑3千米大小的小行星,目前這顆新發現的行星已被小行星中心命名為20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