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期貨商會秘書長蘇英認為,中國期貨品種像是一座被壓抑了很久的火山,在這兩年突然爆發出自己的活力。黃金期貨的推出和股指期貨的即將推出,使得投資者對沉寂了許久的中國期貨市場重新燃起了信心。
在蘇英看來,經過八年治理整頓后,中國期貨從2003年起進入恢復和規范發展階段,近年市場規模和質量逐步提高。去年全國期貨市場繼續呈現平穩、快速的發展勢頭,推出多項基礎性制度創新,期貨品種增加,股指期貨的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開展,市場人氣趨旺,期貨市場交易量和交易額創歷史新高。全年整個期貨市場交易量4.5億手,交易金額21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39%和56%。年末期貨市場保證金規模再上一個新臺階,較上年增加60%左右。
如果說2006年的期貨市場是開拓的一年,那么2007年將是創新的一年。在全國期貨市場進入良性發展的大環境中,北京期貨市場也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可以這樣說,目前北京的期貨業呈現出快速發展、平穩運行的突出特點,在全國漸漸趨于領先地位。

這種領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場穩步擴大,經營狀況明顯改善。2007年上半年北京地區期貨公司客戶保證金余額39.67億元,增幅為8 %,約占全國的20%。代理交易量36854407萬手,比去年同期降低11.7%,代理交易額211374647.60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 %,分別占全國的12.7 %和11.6 %。手續費收入和利潤總額有大幅提升,其中手續費收入1.1億元,利潤總額2614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41%和277%。
二是期貨機構抗風險能力增強。北京轄區期貨機構合規運作水平明顯提高,風險控制能力顯著增強,確保了在市場價格頻繁巨幅波動的情況下沒有出現大的透支和穿倉事件,實現了平穩運行和快速發展,轄區期貨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趨于成熟,科學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三是期貨機構對參與和推動期貨市場改革創新和發展傾注了高度的熱情,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機構主動站在期貨業和期貨市場發展的全局,主動研究期貨市場發展規律,思考市場改革發展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四是市場培育力度增強,建立期貨投資者風險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股指期貨宣傳教育活動。一是組建北京地區股指期貨投資者教育巡講團,成功舉辦了多場對社會投資者的股指期貨大型專題講座;還舉辦了數場對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中層干部的期貨法規及股指期貨的培訓活動;二是通過對期貨機構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統一培訓口徑并確定培訓講義,指導、督促轄區期貨機構在客戶開戶、專題講座、市場推廣等工作中進行日常培訓。三是編寫了《股指期貨風險揭示手冊》,《期貨經營與管理教程》等書籍,增強投資者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加強對機構的責任追究,促進投資者教育工作的落實。北京期貨市場的發展得益于長期鍥而不舍的市場培育。
綜上所述,北京地區期貨市場不僅個體資質優良,而且行業整體素質良好,有能力自律維護一個新的期貨市場在北京良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