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結合區域旅游合作的新形勢,根據區域旅游線路的設計原則,對區域內旅游線路優化提供了一個操作性強的方法,并采用分區配置和銜接法規劃整個區域最優路線,使其更好的適應消費者要求,從而輻射和帶動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區域旅游線路旅游經濟設計原則邊權值
旅游線路是游客活動的主要場所,是旅游業的主要產品,它包括景點、交通、住宿、輔助設施等,不同的線路選擇直接影響到客戶滿意度,一個良好的旅游線路,不僅有助于提高游客疏導效率,更能夠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是旅游業存活發展的基礎,而加快旅游業的發展,必將促進和帶動文化產業和休閑產業發展,形成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一、合作開發區域旅游線路的新形勢
目前,全國各省市的“十一五”旅游發展規劃大多已完成,從規劃安排來看,加快開發旅游產品、整合供給、注重營銷已成為規劃的重心。加強地區合作,發展區域旅游是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區域旅游線路是指對旅游資源密集的省際范圍或毗鄰幾市配置合理的旅游線路,最大限度的以點帶面,有效的發揮景點的輻射功能,對周邊省區經濟起到了促進和帶動作用,且毗鄰地區季節相近,一經設計推出的旅游線路變更受季節影響不大。
二、設計旅游線路的前提條件
新形勢下日益增大的旅游客源市場,促使區域內省市各方都把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加之相應的政策扶持,簽署旅游合作協議,積極建成較發達的交通、通訊、營銷等配套體系,投資修復和建設重點景區,篩選旅游精品,培訓合格的旅游宣傳、管理、服務人才,達到“三有”條件:即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有較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持續高質的旅游服務,為聯合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做準備,為旅游合作生存和不斷發展提供基礎。
三、區域旅游線路的設計原則
1.研究消費者心理,滿足市場需求。旅行社推出的線路方案將面對消費者的選擇,它必須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市場調研,消費者要求旅游線路具備省時、路徑短、景點內容充實,線路消費比高等特點;而消費者旅游動機則分為滿足好奇、長見識、娛樂、購物、療養、商務、休閑等,區域旅游項目因幅員遼闊、旅游資源類型眾多、備選方案靈活多樣,更易迎合消費者的各種旅游需求,綜上因素設計線路時,需考慮空間跨度和交通工具的選擇,力求以合理的消費和旅游時間使消費者獲取最大的信息量。
2.整合資源,主題特色突出。每一個旅游線路方案應特色鮮明,主題突出,在旅游資源風格上應具有較大反差和互補,唯此才對消費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例如觀光型旅游線路常以自然風光、民族風情、飲食文化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這是目前多數游客消費的基本層次。
3.項目安排的順序與節奏感。市場調研表明,消費者對服務價值的評價取決于期望與感覺差異、個人需要、服務預期,而消費者對旅行質量的感知包括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兩個方面,在設計旅游線路時, 項目安排的順序與節奏感應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心理與精力,區域內景點布局避免太密集或太稀疏,應有張有弛,而非走馬觀花,疲于奔命。
四、區域旅游項目選擇及最優線路配置思路
旅游線路是構成旅游產品的主體,是景點,住宿,交通和娛樂活動等多要素綜合性的產品,策劃旅游線路就是在線路上合理布局景點,尋求其間最優的游覽順序.作為區域旅游合作,由毗鄰省市選擇精品景點,由線路設計部門完成如下工作:
1.根據游客的旅行動機和期望,對景區、景點按主題進行大體分類,綜合交通、專用設施等信息,必要時可增減景點,以選定景點作為節點,以選定路線為邊制定最優路線。
2.利用多目標綜合評判法來確定各邊的邊權值
,其中表示兩節點間距離表示各節點的重要度,表示對該景點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及未來發展趨勢的綜合評分,表示該景點的觀景指數或景區級別,表示該景點在此路線中的相對重要度,上述參數的取值需建立在大量資料分析及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必要時借助統計學知識。
3.最優旅游線路的配置。區域旅游線路必須統籌規劃,考慮到毗鄰區域內景點密集,在尋求大區域最佳路線之前,以省市為小區域,借助軟件將小區域內景點的最佳路徑討論出,并以本區域的起點和終點與其他區域的起點終點進行銜接,此法提高了最短路算法在大區域范圍內的可操作性。利用景點首尾銜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點帶面,區域銜接處的起點終點也可作為各區域旅游服務人員的接力點。
好的旅游線路是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關鍵,區域最優旅游線路的配置思路在邊權值的確定上提出新的量化標準,對線路配置提供了一個操作性強的方法;一條貫通良好的區域旅游線路,具備省時、經濟、高效的特點,能夠更好的適應消費者需求,從而輻射和帶動旅游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淮南孫法合:圖論法確定區域公路網主骨架淺談,山東交通科技,2000年3期
[2]唐亦功:西安及毗鄰地區旅游線路的配置及規劃,西北大學學報,2002年4月
[3]王德傳:貴州旅游精品路線設計與旅游者旅游動機初探, 貴州民族學院社會學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