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個企業只有由高素質的領導者,在全面了解企業內外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科學原則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才能做出滿意的經營決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
[關鍵詞] 環境 決策者 原則 程序和方法
一、 全面了解企業的環境是制定正確決策的前提條件
企業的經營決策是在企業的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分析的基礎上依據客觀規律和實際情況,對企業總體發展和各種重要經營活動的經營目標、方針和策略作出正確抉擇的工作。所以在決策時,首先要全面準確把握企業的內外環境,這是制定滿意的決策的前提條件。
外部環境包括國內外的經濟因素、政治條件、社會背景及科學技術因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外市場和國內政策。研究國內外市場不但要研究市場利率、通貨膨脹、可支配收入的變動、證券市場指數,還要對影響市場需求的其它因素進行分析,如購買力,購買動機,潛在需求,風俗習慣等。
企業內部條件就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人、財、物有機形成的生產經營系統。內部條件的重點是市場、產品和財務。市場即產品的市場,包括市場容量(本企業產品的市場總需求量)、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企業產品的市場定位以及產品市場組合(涉及到產品的高、中、低檔次);產品,主要是對產品的現狀進行分析、評價,并做出預測,包括產品競爭能力分析、產品的市場容量和市場占有率分析、產品的壽命周期和獲利能力分析及企業實力的分析等。財務分析主要是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主要是資金利潤率分析和盈虧分析兩項。
二、提高決策者的素質是制定經營決策的重要條件
企業的經營決策是決定企業全局的重大問題的決策,企業的長遠規劃、發展方向、投資重點等都屬于經營決策范圍。經營決策對企業的影響時間一般較長,決策者對企業所負的責任也較大。正確進行這類問題的決策,主要是企業領導層的責任。
企業內部擁有不同管理權力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的領導者,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決策科學水平的高低。因此每個負有決策責任的領導者都應該具有較高的素質,這是他們在一定職位上行使權力、發揮職能作用的基本條件。
首先,決策者要有較強的風險預見能力。企業的任何一項決策或多或少都具有風險性,這就要求決策者要比一般人在分析預見風險的能力方面都要強,他們既能堅持按經濟規律辦事,又不能好高騖遠;其次,要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靈活的頭腦。市場經濟的運行遵循一定的規律,但是表面看來又是瞬息變化的,決策者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及時地觀察到市場的變化及發展趨勢,并能根據經濟形式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地做出決策;最后,要勇于改革創新。正如Inter前總裁Grove說:“只有打破常規的人才能生存”。
三、遵循科學的原則是制定經營決策的基本要求
制定正確的經營決策必須遵循:一是整體發展的原則。在制定經營決策時要把企業看成一個整體,從全局出發。同時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企業,根據企業的過去和現在展望未來,把過去、現在、未來統一起來思考;二是實事求是的原則。使經營決策建立在實際需要和可能的基礎上。企業的決策只有從實際出發,以調查研究為基礎,才具有實踐性和科學性;三是信息準全原則。一個決策的科學性與信息準全成正比,企業在統計和分析各類數據信息時,要準確,不能弄虛作假;四是對比選優原則。經營決策方案并不是唯一的,通過集思廣益,提出多種可能性方案,從中選擇最佳的;五是減少副作用原則。由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在方案執行的過程中除了能達到所期望的目標外,也會伴隨一些副作用,因此在設計方案時對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作出估計,擬定預防措施將副作用降至最低;六是堅持群眾路線原則。這里的群眾路線主要是決策層以有關的專家群。經營決策者要充分發揮每位領導成員的智慧和作用,充分聽取各位專家和專業研究人員的意見。
四、運用科學的決策程序及方法是制定正確決策的關鍵
企業制定經營決策應遵循比較規范的程序進行。一是要調查研究。通過調查來識別問題,尋找發展機會。決策制定過程是與一個存在的問題,存在著現實與期望狀態之間的差異。通過對企業內外條件的調查分析,發現和確認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類、定義。二是確定決策標準。決策者一旦確定了需要注意的問題,則對于解決問題中起重要作用的決策標準也必須加以確定。在這一步,不確認什么和確認什么是同等重要的,決策者要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確定決策標準。三是給每個標準分配權重。上一步確定的決策標準并非是同等重要的,為了在決策中恰當的考慮它們的優先權,必須給每個標準分配權重。四是擬定可行方案。這是一個設想、分析和初選的過程,要擬定多個可行性方案以便進行選擇。五是評價、選擇方案。方案擬定后,決策者必須批評性地分析每一個方案。經過權重比較后,每一方案的優缺點就變得明顯了。根據對比選優原則從中選出滿意的方案。六是實施方案。企業選擇了最佳方案后,把它傳遞給有關人員,讓他們用具體方法、措施保證方案落到實處。最后一步是信息的反饋和方案適時調整,在方案實施過程中一旦發現有偏離目標的情況,就必須及時采取措施糾正或調整方案。
制定經營決策還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這是制定滿意決策的保證。企業經營決策的方法主要有主觀決定法和計量決策法。主觀決策法(經驗決策法)是企業采用的主要方法。它是憑借決策者的經驗、判斷力做出的決策方法。另一個方法是計量決策法,是一種建立在數學工具基礎上的方法,主要適用于重復性的程序性決策。在比較復雜難度大的經營決策中更要重視計量決策法。決策時應該用哪一種方法,只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才能作出選擇,當重點使用一種方法時也要兼顧考慮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因此,企業要想做出一個滿意的經營決策,必須在具備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的決策者的領導下,經過調查分析企業的內外環境,在經營決策原則的指導下,按照科學的程序方法,通過集思廣益來實現。決策正確,可以讓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使其在風雨變幻的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羅賓斯:管理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鄒學榮:現代企業管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