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馳名商標是極為重要的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巨大財富。由于其具有重大經濟價值,使得它更易遭受侵害,必須對其進行保護。我國堅持與時俱進,參照國際慣例,進一步完善國內立法,尋求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馳名商標,保障馳名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關鍵詞] 馳名商標侵權法律保護
一
馳名商標又稱著名商標,俗稱“名牌”,一般認為,馳名商標是指經過長期使用,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并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商標。我國原《商標法實施細則》第25條規定,違反誠信原則,以復制、模仿、翻譯等方式,將他人已為公眾所熟知的商標進行注冊,視為不當注冊行為,其中所提“公眾熟知的商標”意指馳名商標。1996年8月14日國家工商局頒布的《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對馳名商標問題作了較為系統的規定,認為馳名商標是指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并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注冊商標。馳名商標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也是國家重要的物質財富。我國要走向世界,競爭國際市場,就必須爭創在國際國內都馳名的商標。)萬寶路香煙總裁馬克斯韋爾曾有過精辟見解:“名牌就是企業發展的最大資產。”馳名商標又稱為“軟黃金”。它的價值可想而知。
由于馳名商標較之普通商標具有知名度高、商業信譽好、商品市場廣闊、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因此它最易招致假冒侵權。其侵權行為除包括侵害普通商標權的行為外,還包括下列幾種情形:第一,在非類似商品或服務上注冊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或相近的商標。第二,在非類似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或相近的商標。這種情況可能使消費者誤認為該商品與馳名商標商品來源相同,或誤認為其生產者之間存在某種經濟、經營或組織、生產等方面的聯系,從而引起“商品出處混淆”。例如,在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判決的“亞西卡”商標一案中,“亞西卡”是原告用于照相機上的商標,并在日本已馳名,被告將其使用在化妝品上(字體略有不同,屬近似商標)。法院認為原告在國內外擁有系列公司,除照相機外,也制造和銷售膠卷、收錄機等商品。被告在化妝品上使用該商標,會使人誤認為該化妝品是原告的系列公司產品,故有出處混淆的可能性。因此,法院判決禁止使用“亞西卡”,并責令銷毀現有容器及包裝上的標志。第三,使用與他人馳名商標相同或相近的文字作為企業名稱的一部分。這種情況,也可能會使人誤認為該馳名商標是該企業創造的。第四,淡化馳名商標。這是一種典型的侵權行為。所謂淡化,就是指無權使用人將與一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用于自己的和該馳名商標商品或服務不同類的商品或服務之上,利用該商標的商業信譽推銷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從而削弱或喪失該馳名商標吸引力和廣告宣傳作用。這種行為有人稱之為“搭便車”或“坐蹭車”。淡化行為對馳名商標的侵害是漸近的,不易被馳名商標所有人發現,比傳統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更為嚴重和久遠,也更難于彌補。它包括三種形式:一是以一定方式丑化馳名商標;二是以間接曲解的方式使消費者將馳名商標誤認為有關商品的普通名稱。如在辭書、教科書中將“柯達”注解為“膠卷”,而不是“膠卷的商標”。三是將馳名商標反復使用在其他商品上,減弱馳名商標的識別作用,久而久之,消費者就很難將該馳名商標與其原來的商品相聯系。如德國拜爾公司發明的“阿司匹林”,最初是一件注冊商標,現已成為藥品的通稱。
二
保護馳名商標是國際知識產權界公認的一個重要問題。從國際慣例看,對馳名商標保護體現的是“個案處理,被動保護”的宗旨,即當發生侵權糾紛,馳名商標所有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請求有關機關認定馳名商標而獲得的特定保護。這種保護模式,強調馳名商標發生糾紛時所處的具體情況和商標馳名的事實,有利于及時、準確解決問題。我國以往對馳名商標實行集中管理,采取全面保護、主動保護的做法,強調突出行政機關的主動性,與馳名商標國際保護宗旨不符,也難于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比如某一商標開始并不馳名,但在侵權發生時,事實上已成為馳名商標,如果按普通商標保護對待,顯然不妥。再如:某一馳名商標經一定時間后,由于一些原因,使其知名度下降而淪為普通商標,此時一旦發生侵權糾紛,就不能按馳名商標保護對待。如此等等,需要具體分析,由當事人提出商標馳名的事實依據,商標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根據具體事實和法律規定作出裁判,對馳名商標予以保護。為了確保與國際慣例接軌,我國新修改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條規定:在商標注冊、商標評審過程中產生爭議,可向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第45條規定:商標權人認為他人侵害了自己已構成的馳名商標需特殊保護時,也可向商標局申請認定馳名商標。這些規定合乎世貿規則和巴黎公約關于馳名商標的保護形式和原則,即“個案處理,被動保護”。但這種保護只對本案有效,不得針對第三者或市場競爭者,也不能進行廣告宣傳,如果再有涉及該商標馳名度判定的案件發生,可以作為曾經受馳名商標保護的記錄,向保護機關提供,作為處理下一個案件的參考,保護機關根據該案具體情況及該商標當時的馳名度再作判定給予何種保護。因為商標的馳名度是動態的、變化的。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在促進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許多進展,在我國保護馳名商標就要促進我國的企業創立自己的品牌,保護我們民族的工業,而不是更多地保護外國的品牌。也有學者認為,所有的利益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與其他因素相關聯的,如何保護馳名商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概括為保護民族利益。“我國已加入了有關國際公約,要遵循巴黎公約“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要在公約允許的條件下維護我們國家的利益”。筆者贊同這種觀點。要有效保護馳名商標,還應在事前主動預防上尋找對策。首先,保護馳名商標是個世界性問題,應引起全人類的高度重視,有關國際組織要不斷完善和發展馳名商標的國際保護制度,加大跨國、境侵權打擊力度,有效預防和遏制域外搶注現象,加強調查研究,提高對馳名商標的世界保護水平。各國要信守入世承諾,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其次,在國內要做好宣傳教育,使廣大企業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商業信譽,提高人們識假、打假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國家間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第三,馳名商標所有人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要及時將馳名商標申請國內外注冊,注冊聯合商標和防御商標,擴大保護,防止搶注。在國外,對馳名商標以聯合和防御保護的有許多國家,但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聯合商標及防御商標制度,同時,根據我國商標法,使用注冊商標如連續3年停用,則有可能撤消;商標的注冊以其登記注冊的經營范圍為限,超出范圍則不予注冊,這樣有些馳名商標要想注冊防御商標就遇到了難題,應完善這方面立法。第四,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都要把保護馳名商標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商標工作的指導,引導企業正確維護馳名商標。要加強對侵權行為懲處,強化行政執法聯合打假力度,完善訴訟保護制度,提高行政罰款、損害賠償及刑事量刑標準,使違法者忘而卻步。此外,隨著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馳名商標與域名糾紛、網上馳名商標侵權難于避免,為了維護正常經濟秩序,促進知識經濟和網絡經濟發展,應當將馳名商標保護延伸到互聯網中,這是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的必然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和經濟繁榮,馳名商標的無形價值日益顯現。因此,馳名商標保護問題越發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中國要走向世界,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努力創造和發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國乃至世界馳名的商標,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和民族產業的發展,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但同時我們也應清醒看到,對馳名商標的保護更是意義非凡,更是任重道遠。為了順應世界潮流,我國必須進一步努力提高對馳名商標的保護能力,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積極研究探索保護對策,為履行好國際義務,促進全球經濟繁榮與發展,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新秩序,做出我們的貢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