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的各個器官發育尚不完善,尤其是消化道。母乳所含抗體多,營養成分最適合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然而,有些母親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用母乳喂哺,而需要人工喂養,這樣牛奶就成為嬰幼兒的主食了。
然而,有些家長總是急于求成,以為孩子吃得越多越精,就會長得越快越健康。于是,他們在喂哺孩子時,不只是量大、次數多,還要用濃稠的牛奶來喂嬰幼兒。有的家長唯恐牛奶太稀,還在新鮮牛奶中加奶粉,生怕不這樣就會餓壞小孩。殊不知常吃過濃牛奶的嬰幼兒,輕者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時間長了,嬰幼兒體重不但不能增加,嚴重者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臟腑嬌嫩,承擔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奶粉沖得太濃或者鮮牛奶中摻入奶粉,就會使營養成分的濃度升高,超出其胃腸道吸收的最大限度。這樣,孩子不但消化不了,還可能損傷消化器官,結果就容易出現上述不良癥狀。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牛奶的濃淡應與小兒的年齡成正比。喂食奶粉需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比例,即使喂食鮮奶,其摻水量也要根據嬰幼兒的消化情況,從1/2逐步減少到1/3、1/4。(湖南 興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