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對旅游動機的研究發現,生態旅游動機緣于探新求異的需求與逃避現實緊張現實的需求,結合多樣性的外在誘因刺激了具有自然取向的旅游動機的產生。
[關鍵詞] 生態旅游 旅游動機 內在需求 外在誘因
生態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旅游發展的潮流,給世界經濟帶來至少2000億美元的年產值,目前中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方興未艾。旅游者是旅游購物市場的需求方,也是發展旅游購物的關鍵因素。而生態旅游的產生既受全球環境問題與旅游環境的衰退外在因素的影響,又有旅游者需求方面內在心理因素的推動。通過對生態旅游市場旅游動機的分析,促進生態旅游市場的發展。
一、旅游動機研究
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隨旅游者需求與刺激因素的多樣性,其購買動機也日趨復雜性。旅游專家湯姆士曾提出驅使人們進行旅游的18種重要動機,見表1。
日本學者田中喜一則將觀光動機解釋成是為了賦予日常生活的變化,或是豐富生活內容的個人沖動下所產生的,因此他將觀光動機分為四大項:一是經濟的動機:購物的目的、商業目的;二是心情的動機:思鄉心、郊游心、信仰心;三是精神的動機:知識需求、新聞需求、喜悅需求;四是身體的動機:四是治療的需求、保養的需求、運動的需求。
美國學者羅伯特·W·麥金托什曾把人們的旅游動機劃分成四種類型:一是生理動機包括休息、運動、游泳、治療等動機,通過與身體健康有關的旅游活動,達到松弛身心的目標,如度假休息、海灘休閑、溫泉洗浴、異地療養、娛樂消遣、避暑、避寒;二是文化動機:了解和欣賞其他國家的文化、藝術、風俗、語言和宗教的動機,是屬于一促求知欲望,如歷史文化傳統、文藝形式、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學術交流等;三是人際動機:包括在異國結識各種新朋友、擺脫日常工作、家庭事物或鄰居等動機,屬于建立新的友誼或逃避現實和消除壓力的欲望。四是地位和聲望動機:這類動機包括考察、交流、會議以及基于個人興趣所進行的研究,主要在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滿足其自尊、被承認、受人賞識和具有好名聲的愿望,如出席高層次的學術會議、高級別的考察旅行、增加閱歷的修學旅行、追求業余愛好的聚會等。
二、生態旅游市場的旅游動機
1.生態旅游動機產生的原因
(1)內在需求對生態旅游動機的“推”的作用
在對旅游動機的研究發現,旅游動機可能有很多,但主要源于兩種基本需求:探新求異的需求與逃避現實緊張現實的需求,生態旅游動機往往也緣于這兩種基本需求。
①探新求異需求對生態旅游動機的“推”的作用。旅游業經歷100年的發展至今,傳統大眾化旅游方式已不能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了,旅游行為從一般的觀光旅游轉向對原生性的自然景觀,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的旅游,同時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除追求“消費心理的滿足”外,還開始追求“奉獻心理的滿足” ,即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旅游行為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就有意識地自覺地去保護環境,包括熱愛自然、尊重自然、注重環境保護、尊重當地居民,這些旅游意識和生態旅游內容是相符合的。
②逃避緊張現實需求對生態旅游動機的“推”的作用。工業化、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更緊張、競爭越激烈,使人的精神極易緊張和厭倦,對于這些癥狀,作為自然特性的人渴望走向自然、親近自然,回到自然中去放松身心,到大自然中去尋找自我,呼吸新鮮空氣。如在美國盛行的“周末農民”的風氣,一到周末人們就涌向鄉村。
(2)外在誘因對生態旅游動機的“拉”的作用
①人們在城市化進程中對自然環境的強烈需求。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城市人口膨脹、公共綠地的建設及公共基礎設施(包括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如供水、煤氣、排水、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跟不上,各種城市污染達到驚人程度,直接造成人們精神緊張,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隨著城市造成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旅游者越來越注重旅游環境的質量,越來越希望享受到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旅游活動。旅游市場對旅游的感知、期望、態度和價值觀念取向發生相應的變化,顯現出一個共同的選擇取向——走向自然、親近自然,在旅游活動中追求回歸自然,讓自然環境的保健、療養于有益人類身體,讓自然中蘊藏的文化寓意帶來美學觀賞價值和文化意義,愉悅人們的精神。
②“回歸自然”中對原生、和諧環境的強烈需求。這里的原生、和諧環境不僅僅包括自然生態,也包括人文生態。回歸自然的旅游是以自然及人文資源為基礎的旅游方式,人們帶著某一特定的目的(如野生動植物觀察、現存文化特質欣賞等),到干擾較輕微的地區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地區去從事旅游活動,并通過這些活動加強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認識。
③人們在“人與環境”和諧中對保護當地旅游資源的強烈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能造就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系統,人們在享受自然的同時要對環境承擔起對自然的保護責任,旅游觀念的這種重大變革,使人們追求一種回歸自然、自我參與的旅游活動,希望在享受自然的同時,盡一份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責任心和愛心,渴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體驗“天人合一”的高雅享受。
2.生態旅游動機的類型
人們探新求異和逃避緊張現實需求及有益的自然生態環境及經濟增長、城市擴張的誘因,為生態旅游動機的興起提供了強大的的推力和拉力。而生態旅游動機是復雜的,一個生態旅游的行為包含著若干的生態旅游動機,當然各種動機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優勢動機有較強的激活作用,生態旅游行為表現為與優勢動機相符合。
通過對加拿大生態旅游者旅游動機的專項調查,可以反映出生態旅游動機分為以下類型,見表2。
注:表2中,游客在選擇動機時,有四個選項:很重要(4分)、有點重要(3分)、不很重要(2分)、一點也不重要(1分)(來源:Paul F.J.Eagles,1992,轉引自李東和.國際生態旅游市場分析.旅游學刊,1999(1),56~61)。
通過對北美生態旅游者旅游動機的專項調查,可以反映出生態旅游動機分為以下類型,見表3。
注:表3中,數值為選擇該動機的旅游者人數百分比,由于旅游者可以作多重選擇,百分比總數大于100%(來源:Paul A.Wight,1996,轉引自李東和.國際生態旅游市場分析.旅游學刊,1999(1),56~61)。
綜上所述,我們可將生態動機分為四類:
一是自然生態旅游動機。享受風景/大自然、觀看山岳等。
二是人文生態旅游動機。學習/研究自然文化、戶外活動、國家公園和省級公園等。
三是原生生態旅游動機。原生的未愛干擾的大自然、野生生物觀光、體驗荒野的經歷等。
四是人與環境合一生態旅游動機。風景與野生生物攝影等。在對旅游生態旅游動機研究中顯示,生態旅游動機都有一個共同的自然取向,在親近自然中保護自然。
參考文獻:
[1]萊斯特·R·布朗.生態經濟[M].東方出版社,2002
[2]張建平: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
[3]沈祖祥:旅游與中國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4]吳健安:市場營銷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劉偉平陳秋華:旅游市場營銷學[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