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露薇,上海出生,畢業于復旦大學,后移居香港。1997年加入鳳凰衛視,任記者、主持人至今,采訪報道過許多世界政要和重大國際事件。2001年“9·11”事件后,她作為戰地記者,深入阿富汗前線。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巴格達遭到轟炸時,她是在巴格達市區進行現場報道的惟一一位華人記者。
對于閭丘露薇來說,沒有在地球上飛來飛去已經有段時間了。6月中旬,在哈佛校園結束為期一年學習的閭丘露薇,剛剛從美國飛回香港就接受了《華人世界》的約訪。
作為一個新聞人,閭丘露薇自身也是新聞的焦點。由于經常要在第一時間出現在地球上發生突發事件的各個角落,從東半球飛到西半球對她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一直以來,媒體想抓住閭丘露薇采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玫瑰從哈佛歸來
去年7月22日,閭丘露薇在鳳凰衛視完成了最后一次出鏡,之后收拾行囊,與同事互道珍重,起程遠赴美國哈佛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我拿到了尼曼學者獎學金,要在哈佛待到明年6月底。”她這樣和同事們道別。
“放下手頭的工作回到校園讀書,對我的確是一種考驗。因為每天都有太多的新聞事件,太多的誘惑,會讓我產生質疑:我為了讀書放棄采訪許多新聞的機會,值得嗎?”不過,她告訴《華人世界》:“我需要知識和理論的積累,也需要思考角度的多元化,這些需要花時間靜下心來,用腦、用心吸收原本自己不懂的東西。有的時候需要慢下來,蓄積體力,這樣接下來才有能力跑得比別人快。”
“我從美國回來的第二天,就到臺里上班了。現在仍然是鳳凰衛視的采訪總監,負責全球記者站的采訪安排,同時還做一個‘總編輯時間’的欄目,這個欄目原來是別的同事在做,回來后領導覺得我可以做這個節目,我就接手做了。”
“別人都說我是工作狂,但是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既然回來了,就可以上班了。當然,我要是休息一段時間領導也不會說什么,鳳凰的領導對公司人員的管理很寬松,我上班是因為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和理解不一樣而已。”她這樣表述她對工作的理解。
玫瑰的成長歷程
“我喜歡我的工作,不但可以接觸不同的人事,更重要的是,可以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客觀的態度來對人和事。”她說。
與閭丘露薇交談,是輕松和享受的過程。帶有磁性的女中音傳遞的是智慧和祥和。
“我出生在上海,并且在上海讀完小學、中學和大學。從小時候開始,我一直感到自傲的是,中學和大學讀的都是別人心目中的名牌,回想起來,我要感謝這兩所學校,華東師大二附中和復旦大學。”
工作方面還算順利,小時候的理想是當記者,結果從初中開始,就做起了上海《青年報》的學生記者,十分有趣。大學畢業后,因為當時外資企業吃香,加上想提高英文水平,還有就是工資高,于是去了一家國際性的會計公司當起了會計員。后來因為一則廣告,我進入傳媒這行。
我真正做記者這個職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來了香港。十幾年前,在內地要是想進入電視臺和報紙是很困難的事情。香港相對比較自由,更加注重競爭。
移民香港后,我原本打算在會計公司繼續做下去,但是一天看到報紙上傳訊電視的招聘廣告,于是寄了一封應聘信,結果不到兩天就讓我去面試,不到一個小時,就告訴我錄取了,于是我成為電視臺的編輯。不過國際臺的工作并不能滿足自己,之后我轉工,在無線行星電視臺任記者。由于電視臺的觀眾以臺灣為主,常常會覺得在采訪題材方面受到制約,直至到了鳳凰衛視中文臺。
我是在香港回歸前兩個月從香港一家最大的電視臺進入鳳凰衛視的,那時候的鳳凰衛視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臺,我進去時鳳凰衛視只有兩名記者。
當時中文臺剛剛開始《時事直通車》這個新聞節目,現在再回頭看,當時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是新臺,所以在剛剛外出采訪時,經常會受到同行奇怪的眼光,并不把我們歸為新聞一類,不過現在,可以感受到來自同行的認同。
在鳳凰衛視中文臺,除了負責每天的新聞采訪工作,我還和嚴力耕一起主持財經節目——《經貿周刊》。在這段時間內,我參與了多項大型的采訪工作,包括克林頓訪華、江澤民訪日,而朱镕基訪美是最難忘的,因為在十多天內,走遍十多個城市。而在江西九江采訪抗洪前線,雖然辛苦,但是值得。閭丘露薇這樣告訴記者。
玫瑰盛開得益回歸的香港
阿富汗戰爭打響后,鳳凰衛視決定派記者前往阿富汗去采訪。閭丘露薇率先報了名,并成為第一個進入阿富汗的戰地女記者。
在伊拉克形勢日益緊張之時,鳳凰衛視準備派記者去伊拉克采訪。閭丘露薇再次主動請纓,盡管親朋好友紛紛勸阻她,她卻異常堅定:“生命是非常寶貴的,但作為一名記者,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職業。我熱愛記者這個職業,所以,我要為它負責。”
隨后,閭丘露薇告別家人和同事,來到了前線,成為了伊拉克戰場上一朵耀眼的“戰地玫瑰”。從此,“戰地玫瑰”是成了閭丘露薇的一個代號。
談到這些,閭丘露薇表示,她的這些經歷是得益香港的回歸。
“回歸對香港人、鳳凰衛視和我個人都有著積極的意義。香港是個比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潮思想的地方。香港回歸后,香港人明白今后的發展不僅僅局限在香港,還可以依托、依靠內地的巨大空間和市場。所以香港人就迫切需要了解內地的資訊,這就給鳳凰的發展帶來機遇。如果沒有回歸,鳳凰衛視也不可能有現在的發展,而鳳凰的強大也給我們鳳凰人創造了機會,鳳凰其實是個平臺,一個讓人充分發揮才能的舞臺。”閭丘露薇這樣評價香港的回歸。
對于香港今后的發展,她這樣認為,“只要新一代的香港人能傳承法制精神,平等自由競爭的精神,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去接納先進文明的思想和理念,香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我很珍惜現在的這個平臺,沒有想過離開香港和鳳凰,我會繼續在鳳凰衛視這個人才濟濟的大家庭里不斷完善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