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是杭州市余杭區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為企業服務的宗旨,該中心充分利用各類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資源,全面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為該區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穩定就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心主任、高級經濟師湯克勤向記者介紹,2006年,全區共開展維修電工、電焊工、縫紉工、擋車工、化學檢驗、客房及餐廳服務業等72個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以及適應性培訓和SYB創業培訓共30600余人,完成目標任務2萬人的153%。全年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發證25080人,完成目標任務7000人的260%;農民職業技能培訓11793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1%;失業人員和征地農轉非人員培訓7668人,完成目標161%;SYB創業培訓以及外來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都超額完成任務。
余杭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統籌規劃,明確目標,加強力度,指導服務,相繼下發了《2006年度余杭區農民素質教育工程培訓任務的通知》、《余杭區就業再就業培訓經費管理實施細則》、《關于進一步加強職工素質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這些政策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技術培訓的目標任務、實施意見和指導辦法。
與時俱進搞好城鄉統籌
中心全體工作人員與時俱進重實效,城鄉統籌重力度,技能培訓重拓展,指導管理重目標。在農民素質培訓工程、開展再就業培訓、外來務工人員技能培訓、職工素質教育、發展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充分做足文章,演繹著杭州市技能培訓工程的新亮點。
推進城鄉統籌,加大農民素質培訓工程。緊緊圍繞“做大、完善、提高”,著重抓管理、抓質量、抓進度,加強指導,做好培訓服務。工作從細處抓起,開展培訓之前審查審報表制度,針對具體工種充實專業知識和操作輔導訓練內容,切實做到受訓農民培訓后初步掌握基本職業技能。如電腦操作培訓,要求做到基本知識要學懂、操作方法要學會、操作時間要保證、考試通過要合格;對烹飪、電工、焊工、縫紉等落實操作訓練課程,確保師資、教材、訓練場地步步到位,積極引導各鄉鎮街道將培訓與市場及區域產業優勢實際應用有機融合。該中心堅持弘揚科學精神,遵循培訓規律,找準培訓契入點,不斷提高培訓實效。
開展再就業培訓,使50%以上的學員走上了創業之路。拓展培訓面,將征地農轉非人員和城鎮失業人員統一納入再就業培訓管理,分片管理,落實再就業工程。在適應性培訓方面,做到新增失業人員100%參加培訓;依托相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提高針對性、實用性,加強培訓后考核,鑒定核發資格證書、培訓結業證書;在創業培訓方面,大力推行SYB創業培訓,多次舉辦創業培訓班,效果顯著,有50%以上學員走上創業之路,受到社會各界歡迎和學員的稱贊。
深入基層強化技能培訓
余杭區有80萬人口,職工素質的提高、外來務工人員培訓以及發展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工作量很大,中心工作人員為了不辱使命,職業技術培訓中心首先深入領會余杭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達的《關于做好外來務工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通知》以及[2006]97號《關于進一步加強職工素質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積極與企業、行業組織、技校、職校、成校、培訓機構以及相關各部門聯動互動共謀培訓大業。他們通過加強基礎建設,建立考評員制度,不斷提高職業技能鑒定管理能力和培訓鑒定質量;通過行業管理抓培訓,把培訓班辦到企業,辦到基層;通過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等一系列舉措,在全區掀起學習新技能,掌握新技術的新高潮。目前,全區已形成了一種與社會交融互動,整體提高職業技術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