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證監會有關QDII投資的系列文件出臺,多家符合申請QDII業務資格的基金公司與券商早已提前動手,在產品設計、人員配置、托管銀行的商定等各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準備工作。有業內人士分析,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壓力下,無論是銀行,還是基金、券商的新版QDII產品,較最初的QDII產品可能都會強化股票投資內容。
基金QDII產品被看好
據業內統計,目前國內57家基金公司中有華安、南方、上投摩根等20多家基金公司符合申請QDII業務資格要求;券商中,中信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和廣發證券等8家創新類券商的基本條件在門檻以上。
據南方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許小松介紹,南方基金所準備的首只QDII產品為主動型基金產品,投資于全球基金和港股,計劃發行規模在8億至10億美元間。目前人員配置、內部規則設計、國內主托管銀行與國外次托管銀行的商定工作已基本到位。美國梅隆集團已與南方基金正式簽約,合作開發該QDII產品,并提供全球基金選擇的專業指導。相關申請正待證監會審批。
另從上海某大型合資基金公司獲悉,該公司的QDII設計準備工作也已基本成熟,公司將充分借助外方股東在全球投資的優勢,預計首只QDII產品將會是一只偏股型產品。
動手早的不僅是基金公司,據業內人士透露,多家創新試點類券商都在準備自己的QDII產品,在產品設計、運作模式等基本問題上已經定型。
一位投資界人士認為,相對于較早前起航的銀行QDII,基金公司在投資能力上的專業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在當前的市場氣氛下,最初推出的境外投資產品的募集規模可能難以與A股基金相媲美,但會較以往一些QDII產品更容易獲得響應。因為對許多基金老客戶來講,這可能是一條分散風險的較好投資渠道。
而且,據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商業銀行只能選擇在與中國銀監會已簽訂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境外監管機構監管的股票市場進行股票投資,由于中國銀監會目前只與香港證監會簽署了這一備忘錄,因此目前銀行QDII可投資的境外上市股票僅有港股。而根據剛剛面市的證監會有關QDII條款,基金、券商系的QDII理論上講可以投資于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這使得基金、券商的QDII更具備全球配置資產的意義。
銀行系QDII加碼買股
實際上,隨著今年5月中國銀監會頒布《關于調整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境外投資范圍的通知》,允許商業銀行QDII直接投資境外上市的股票,最近面市的銀行QDII產品較以往出現了全面轉向。
過去,由于QDII產品“不得直接投資于股票及其結構性產品、商品類生產品,以及BBB級以下證券”的規定,早期產品主要是固定收益類為主。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該類產品很難獲得戰勝升值風險的收益水平,被投資者冷落也是意料中事。
但從新近推出的一批銀行QDII產品來看,股票投資力度顯著加強。例如,工行本月面市的最新一只QDII產品“東方之珠”,將不超過50%資金投資于在香港交易所掛牌的國企股、紅籌股及新上市股票,其余資金則投資于亞洲固定收益金融產品。50%,這已是當前銀行QDII產品投資股票的最高上限。據統計,截止到上周五,“東方之珠”的銷售金額已經突破15億。
由于投資于基金沒有股票投資50%的上限要求,多家機構紛紛選擇了“基金中的基金”方式。例如中信銀行最近推出的“縱橫四海”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就是精選了四家著名的全球性資產管理公司的四支全球精選基金:霸菱香港中國基金、東方匯理大中華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高收益債券基金、富蘭克林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債券基金,其近3年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3.85%、36.45%、8.51%和11.73%。從歷史倒流測試來看,這只QDII的年化收益將在8.5%~31.6%之間。與此相類的還有匯豐(中國)近日發售的一只QDII產品,購買這一產品,幾乎等同于直接購買海外基金,并提供了3只基金供投資者選擇,分別具有不同的風險水平和不同市場的投資組合,涵蓋了亞洲股票、歐洲股票、美國股票、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和環球債券等。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方向選擇基金。
基金經理:理性看待QDII收益水平
在去年大批A股“基民”收益翻番、今年業績居前的A股偏股型基金也接近翻倍的情況下,許多投資者對高調出場的QDII產品也有著較高的收益預期。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收益預期是比較現實的呢?
長城基金創新業務部總經理李賢彬認為,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QDII面臨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人民幣升值的速度;而且,由于國內股市繼續紅火,QDII的收益會顯得沒有吸引力。
的確,在最新一批QDII的產品設計中,抵御升值壓力都是發行人力圖說服投資者的一項重要內容。例如中信銀行提出,為投資者提供每年8%的人民幣升值保護,將人民幣升值比例以收益的方式在期末返還給投資者,讓投資者安心于美元投資。
由于此前的銀行QDII主要是固定收益產品,那么放開股票投資限制的QDII產品會達到怎樣的收益水平呢?目前可供參照的只有華安基金于2006年11月成立的國內首只QDII基金--華安國際配置,該基金募集資金1.97億美元,主要投資于紐約、倫敦、東京、香港等國際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股票資產所占的比例為10%~60%。截止5月30日,基金凈值為1.05美元,半年凈值增長5%。從全球范圍來看,該基金業績表現也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
因此,一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人民幣升值趨勢沒有結束之前,QDII的預期收益很難與A股市場上的投資產品看齊,對很多投資者來說,QDII的最大意義是打開了投資海外市場的有效渠道,從而增加了一條有效分散A市場投資風險的新渠道。
有市場人士認為,基金、券商QDII的放行,對實際的意義可能體現在A股與H股價差的縮小上。匯豐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QDII的推出,在持續擠壓A股市場的泡沫之余,也令港股于初階段受惠,尤其是大市值的H股、紅籌和藍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