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段時間,報紙、網站沸沸揚揚地報道、評論有關上海某些幼兒園入園面試的新聞:寶寶入園不但要當眾表演技能、回答老師出的各種題目,就連家長也需要過面試這一關,如果家長的教育理念不符合幼兒園的理念,孩子也將失去上這所幼兒園的機會。這搞得家長、孩子都誠惶誠恐,臨時抱佛腳,熬夜準備……幼兒園面試真有那么可怕嗎?帶你放眼入園面試的真實一幕——
媽媽經歷
和平時交流一樣
面試對我和寶寶來講都很輕松,報名的那天就算是面試了。老師問了一些很簡單的問題,比如: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媽媽都帶你去哪里玩了?你是來上小班的嗎?
寶寶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都讓我很滿意,絲毫沒有覺得緊張,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回答得特別好。她說:“是的,我上小班,我還要上小學呢!”老師笑了。她又說:“我將來還要上大學,長大我還要當主持人呢!”周圍的人都笑了。
寶寶之前就很想上幼兒園,我也沒有刻意跟她說起面試這回事,所以老師問她那些問題時,她就像在家里一樣,很自然地回答了。
至于和家長的溝通,其實也就是簡單地通知了一些入園前的準備事宜。我覺得整個面試都是在一種很隨意的狀態下完成的,家長真的不必緊張。
一次輕松的交流
亞迪進幼兒園的時候還不滿兩歲,園長本來是不收的,后來我告訴她,亞迪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強,所以她答應先見見亞迪再說,于是也就有了亞迪有生以來的第一次面試。
面試那天,我按要求帶上了照片、接種卡、戶口本復印件等材料。說心里話,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蠻擔心寶寶的,畢竟從來沒有經歷過。果然,剛見到老師的時候,亞迪表現出點點緊張,但是這種不適應很快就消失了。
我記得當時老師問他叫什么?有沒有小名?平時喜歡什么?會不會自己大小便?亞迪的表現很不錯,園長還夸他活潑可愛呢!現在想想,這可能跟我平時的親子溝通很有關系。我問過他想不想上幼兒園,告訴他里面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 面試過程占用寶寶的時間是不多的,倒是和大人溝通的時間比較長。園長問我對寶寶入園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聊了聊寶寶平時的習慣,在家的表現,對幼兒園的看法等。我記得當時說:“我是經過了對好幾個幼兒園的考察,覺得你們這邊的軟硬件設施都比較好,才把孩子交給你們的。我會非常放心,不會因為孩子在幼兒園的一點小摩擦就跑來找老師或園長興師問罪。”現在回想起來,我對當時自己的回答還是很滿意的。
其實,幼兒園面試真的沒有傳說中那么可怕,至少我經歷的這次面試感覺氛圍還很輕松,老師們都很和善。我覺得這樣的面試還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溝通,老師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孩子的狀況。現在亞迪在幼兒園里表現很好,老師都很喜歡他,這也讓我很開心。
不要想得太復雜
在北京并不是每家幼兒園都會安排面試的,陪著可可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只遇到家需要面試的。
當時老師也就問了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比如你叫什么名字呀?幾歲啦?你爸爸叫什么?你會背兒歌嗎?背一首我聽聽。還記得面試現場,老師在一旁放了很多積木、杯套什么的讓孩子玩,以此來觀察寶寶的表現,看看寶寶手腳有沒有什么問題。
說實話,寶寶當天的表現沒有在家里表現得好,但我對此并不擔心,因為我知道,這樣的面試其實也就是看看孩子的基本狀況,只要孩子自身沒什么大問題,家長沒必要特別在意。畢竟在幼兒園3個老師要管30個孩子,如果孩子不具備最基本的能力,是會給老師帶來很多麻煩的,所以幼兒園做些基本的適應能力測試是必要的,只要別搞得太復雜,我還是能接受的。
放眼國外
美國,4周歲輕松入園
在北美,孩子4歲才開始上學,之前都是在daycare。在美國,除非是私立幼兒園,一般的面試都很簡單,就問些簡單的問題,然后老師會帶著孩子參觀幼兒園的每個部分,不同的班級也都去看看,讓孩子有個了解。
——王玥
新加坡,5周歲隨意入園
新加坡的寶寶要到5周歲才可以入幼兒園。一般進幼兒園沒什么特別嚴格的要求,也沒有什么面試,主要看家長自己的選擇,哪里方便就選擇哪家幼兒園。
——pooh
日本,3周歲前不能入園
日本幼兒園不用面試,可以選擇就近入學,也可以跨區,看怎么方便。因為日本婦女結婚后基本都不工作或者大部分都是小時工,所以3歲以下寶寶不能入幼兒園。如果父母雙方都需要工作可以開證明,國家有專門免費的保育園接收照顧3歲以下的孩子。
但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入學前都會有一個非常正式的入學儀式,一般都要求父母雙方到場,而且必須穿正裝。
——yangyingli
法國,義務教育的開始
法國的幼兒園被納入到義務教育范疇,孩子年滿3歲,不用交錢,到市政府辦一下手續,就可以入園,也不需要經過什么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