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今天在幼兒園開心嗎?”“今天在幼兒園都吃什么了?”連著問了幾句話,旁邊的小家伙好像沒聽到似的,悶悶不樂地低著頭,擺弄著自己的東西。以前活潑可愛的寶寶,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很自閉,不愿和別人交流,難道寶寶也患上了憂郁癥?
寶寶憂郁知多少
憂郁寶寶往往會出現孤僻、冷漠的情緒,親子感淡漠,不愿甚至害怕和人交流,對同齡寶寶應該感興趣的東西沒有明顯的反應,活動力和專注力都會隨著下降,失去快樂的權利。同時,憂郁寶寶的敏感性也會很遲鈍,錯過人生中的關鍵敏感期,阻礙正常的成長發育,以至影響到整個人生。
為什么會憂郁
1、家庭原因 因為生活的瑣事和壓力,原本不應付諸在寶寶身上的負擔也提前來到,比如因為父母吵架,而讓寶寶心理會蒙上憂郁的陰影;因為長輩的憂郁寡歡,不愿與外界交流,而限制了寶寶的情感與交際能力的發展。
2、社會原因 如今很多幼兒園將重點都轉移到對硬件、成績的追求上,而對寶寶的心智發育無法兼顧。甚至因為某些教師個人的素質,而對寶寶的自信心造成損害,導致寶寶的悶悶不樂,情緒無處發泄。
走出憂郁
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事實是,近年來,兒童憂郁癥的患病率有著明顯的上升趨勢。如何才能堅守寶寶的快樂,掃清憂郁的陰霾,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
第一步:尋找罪魁禍首
從家庭、幼兒園,以及寶寶所接觸的方方面面尋找憂郁的原因;家庭關系是否和諧?無論有什么不開心,什么爭論都不要當著寶寶的面;家庭成員是否過于內向?及時考慮給寶寶尋找更適合健康成長的監護者,賦予寶寶更多的交際機會;幼兒園的師資是否合格?如果發現教師對寶寶有不當的教育方式,比如冷落、責罵,甚至體罰,要立即投訴或者考慮轉園,不能讓寶寶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第二步走進寶寶的心靈
缺乏親子交流的寶寶,很容易出現憂郁狀況,父母要成為寶寶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凡事要站在寶寶的角度看待,傾聽他的心聲,讓他將你看作是自己的避風港,不把困難積壓在心里。
第三步:為寶寶找到快樂
按照自己對寶寶的了解,多多參與他喜歡的游戲活動,讓寶寶隨心所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去打擾他,讓他在游戲中慢慢打開自己的心扉,放飛心情。
第四步:為寶寶找到發泄口
憂郁往往是因為無處發泄情緒才積蓄下來的,所以給寶寶開辟一塊發泄情緒的空間,比如放滿枕頭、坐墊的小房間,和寶寶約定,如果誰有不開心,就去那里扔枕頭、打墊子、大喊大叫,這樣會幫助寶寶緩解壓力,恢復健康。
第五步:聯手心理醫生
要時刻關注寶寶的情緒變化,當寶寶出現憂郁的前期癥狀——不愿說話、不理人等,立刻與心理醫生或育兒專家溝通,盡快制定出科學的治療方案,避免憂郁情緒繼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