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寶寶誕生了,家里平添了更多的歡聲笑語,可別小看了這小人兒,一年的費用還真是一筆數目。尿片、奶粉、玩具、書籍、早教……樣樣都不能缺。如何優化利用這筆開支,成了現代家庭理財的一個大學問。今年我們將特設理財欄目,每期邀請理財師針對一個家庭案例,提出具體的理財建議,優化設計,開源節流,為寶寶創造最優質的生活。讓我們相約在“理財起跑線”。
案例
金女士是小學教師,今年28歲,年收入約3.5萬。丈夫30歲,公務員,年收入約6萬。夫妻二人的公積金一年約有2.88萬,兩人均無商業保險。雙方父母均已退休,有勞保,目前不用負擔大額的贍養費。
金女士夫妻今年4月剛結婚,婚房75萬元,采用公積金按揭37.5萬元,15年還清,每月還款2900元。結婚后只有2萬元節余。估計家庭年支出4萬元。準備兩年之內要小孩,近幾年無購車打算。
男方父母現租住單位宿舍,2009年準備集資建房,需要一次性付清房款25萬至30萬,現在手頭約有13萬,需要夫妻二人資助。房子暫時不打算裝修。
理財需求
新婚家庭該如何理財,既能給未出世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又能幫助父母實現他們的購房夢?
理財分析
金女士夫妻倆雖然目前收入不錯,工作也比較穩定,但考慮到負擔較重,資金缺口較大,收入單一。建議根據現有資金情況作一個配置以獲得較高收益,并且應控制一下日常支出,達到2000元/月左右較適宜
通過對金女士家財務資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財務指標:結余比率=40%,反映金女士有較強的儲蓄意識;清償比率=51%,負債比率=49%,此兩個比率反映金女士家的綜合償債能力比較理想;即付比率=5%,反映金女士家利用可隨時變現資產償還債務的能力較差:總體分析各項指標說明金女士家的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由于夫妻倆都有較好的保障及未來兩年內夫妻倆的理財目標較高,所以可以暫不考慮保險和養老規劃。
理財建議
1、銀行活期應有6000元,相當于3個月的家庭支出,主要作為家庭日常支出的備用金。貨幣基金14000元,可暫時作為家庭的應急用款,以后每月結余補充進去直到20000元為止,以備生小孩之用。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周期短,收益率穩定又可觀,而且貨幣市場基金的變現能力很強,是很好的現金管理工具。同時,金女士還可申請銀行信用卡充分享受免息的優惠和記帳功能。
2、股市從長期來看,隨著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總體趨勢較好,建議金女士的公公婆婆可將13萬元以5:5的比例購買指數型和配置型基金,根據這兩年的歷史記錄,平均收益率有可能實現18%以上,兩年后基金市值約為18萬元。另外金女士夫妻可每月定期定額5000元以同樣的比例投資指數型和配置型基金,兩年后加上金女士公公婆婆的基金市值將有30多萬,完全可以解決購房問題。
3、為了更好地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建議金女士夫妻在可能的情況下去做些兼職來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