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木筏上的兩個工人正在起撈一壇壇已經深埋在6米水下5年的榨菜。據說這些被命名為“沉香榨菜”的榨菜新品乃精挑細選之后,裝壇沉水,發酵5年。出水開壇,異香可傳10米,將被賣到每600克2000元的天價。
在常人看來,花2000元錢買一斤多榨菜的人,非瘋即傻。但榨菜生產商表示,如此這般為的是打造送禮佳品。這下就難說了,現在送禮,大多唯恐不責。日后,哪位官人的早餐桌上出現一盤“沉香榨菜”,說不定就是新的地位象征。不是有句話嗎,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變相農家樂
2007年5月25日凌晨5時許,80名都市白領在重慶華巖寺進行了一次短期出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畫家、工程師、老板、健身房教練。3天之內,他們將放下“凡塵生活中的一切包袱”,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華巖寺自2006年起開始舉辦短期出家活動,現舉辦的是第三期,很受社會歡迎。
據說,“白領出家”活動已被納入當地“十一五”規劃和創意產業規劃的重點項目,計劃打造成“體驗傳統文化”的品牌活動。這話怎么看怎么像是翻版的農家樂。
嵩山:少林高香
少林寺大雄寶殿前面的香龕里,最細的一炷香比胳膊粗,最粗的一炷香比碗口粗。虔誠的香客誠心前往少林寺燒香,發現自己需要為手中的這炷高香支付6000元。這炷香在商業化色彩越來越濃的少林寺燃起,經網絡傳播后,成為熱門話題。寡欲清心的寺廟與騙人斂財聯系起來,味道總是很奇怪。
天津:“小偷公司”
天津警方破獲了一個盜竊車輛的團伙,可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特殊的“盔車侖司”不僅有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還有專門培訓“盜竊新兵”的技術指導等部門。
另外,這個公司還下設專偷中高檔轎車的“桑塔納部”和專偷普通車輛的“夏利部”,部門員工各司其職,不但有繢效考核,甚至還設有“醫療保險”和“失業救濟”。顯然,這管理意識是用錯了地方。
鄭州:小心說夢話
2006年12月20日凌晨,鄭州市一名警察下班后,來到一家浴池洗澡時,聽到鄰床一男子說夢話“警察來了,快跑”,過一會兒又驚叫“別抓我”,醒來后還滿頭大汗。這名警察認為該男子很可疑,趕忙到浴池服務臺,查清了他的登記情況,后又在網上查詢得知此人是在逃犯。警察迅速采取行動,將該男子抓獲。
北京:迷路的公交車
一輛746路公交車在北京西四環五孔橋“迷路”了,本應開往阜成門方向,卻誤八五棵松,近半小時后才找回正確路線,由于趕上早晨上班的高峰,急壞了車上的乘客,一名乘客情急之下竟跳車窗“逃跑”。
“司機和售票員好像都沒發現。”乘客提醒司機走錯路了。但這里沒有可掉頭或拐彎之赴,只能繼續向前開。一個小伙子情急之下,趁車遇紅燈停下的間隙,打開車窗跳了下去。這一繞耽擱了近半小時。原來這位司機和售票員都是剛從其他車隊調來的,對線路并不熟悉,當天是第一天單獨開車。
上海:“李鬼”列車長
身著鐵路服,手握車鑰匙,走路踱方步,開口打官腔……在上海、杭州、南京的鐵路線上“活躍”著這么個人物,他依靠著一身可以亂真的行頭以及官樣十足的派頭,不但能自由地出入各趟列車車廂,而且每天從旅客手中騙來大量財物。
近日,上海鐵路警方經過周密布控,終于抓獲了這個“李鬼”列車長樓某。初步查證,他已詐騙了數十住旅客的數萬元財物。
騙子的伎倆究竟有多高明?旅客為何如此輕信?“列車長”竟能“從業”14年才第一次失手?
莫斯科:詩意的行走
這是莫斯科地鐵的一隅,畫面雖然簡單卻不難看出,這個建于70年前的地下交通設施,有著怎樣莊重、瑰麗和卓越不凡的藝術氣度。在這樣的地鐵中穿行,就像徜徉在詩歌和音樂中,能忘卻都市所帶來的倦怠與疲勞。
公共建筑凝聚著一個時代的夢想與力量。在蓬勃不息的城市化進程中,我們到底能留下多少值得驕傲的文化象征物,又能把怎樣的遺產交給后代?想到這樣的問題,不由讓人心頭一緊。
臺灣:拒絕自殺
由于學生自殺現象嚴重,臺灣教育部推動為期一年的“校園學生憂郁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劃”,要求老師填“自殺危險程度量表”,找出有自殺傾向的學生,簽“不自殺約定書”。量表里老師回答的問題包括:“如果自殺,他會采用何種方式?他打算何時自殺?他若自殺,獲救機會有多高?如果他曾想過自殺,什么原因使他沒去?”
有人戲言:“看到這份協議書,即使不想自殺也想了。”
廣州:免費就出問題
2007年2月起,廣州城區的公共廁所基本實現全部免費,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令人尷尬。“公廁免費”雖受廣大市民歡迎,可免費后如廁人數激增,市民們抱怨:相比以前,有些廁所如廁時需排長隊,而且清理沒有過去及時;有些移動投幣廁所,由于開關是按之前收費程序設計的,現在不收費了,使用起來反倒不便。
杭州:“發炎”的茶水
最近,中國新聞網和浙江電視臺對一些醫院做了暗訪,將同一杯茶水當做尿液樣本送撿,結果10家醫院有6家檢出茶水“發炎”。這當中既有民營醫院,也有省級公立醫院。
茶水也會發炎?這不是笑話,而是生活中沉重的事實,只有除去醫療機構從上到下的“炎癥”,患者才能安心受治。
永善:“法律”待價而沽
在云南永善縣,被判緩刑者,要向法院交納緩刑考察費,從1000元到5000元不等。永善法院2005年共對23件刑事案件做了緩刑判決,而2004年則是2005年的兩倍。
永善法院此舉,是惡劣的濫用緩刑現象。這種做法無異于將緩刑待價而沽,敗壞法律尊嚴。罪犯及家屬為了“讓人盡快出來”,花錢自不在話下,可作為法律執行者的法院,執行的還是國家的法律嗎?
(晚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