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某區的中年婦女蔡建清,在醫院做右下肺切除手術時,被醫生不慎切開了肺動脈;補肺動脈的時候,又被醫生不慎將右全肺切除;切除右全肺的時候,又被醫生割破了食道……蔡建清鮮活的生命被多次摧殘,最后只剩下了半條命。飽受痛苦的煎熬后,她終于勇敢地走上法庭,為自己討回了公道
手術大失血
從1998年6月起,南京市某區的中年婦女蔡建清在干活的時候,常感到全身沒力氣,胸部總是很悶。于是,她來到南京市某醫院就診,醫生告訴說她患上了肺結核,要求她住院治療。住進醫院的蔡建清,每天一大早,就得做驗尿驗血檢查,還經常使用各種昂貴的藥物。交的幾千塊錢,一個星期就全花光了。這時,院方告訴蔡建清的家人,說她被診斷為右下結核綠膿桿菌感染,支氣管擴張、右下肺不張。在內科治療效果不佳,建議轉到外科進一步治療。
蔡建清于是轉到了外科,經外科醫生30多天的治療,蔡建清的低燒總算退了,但胸悶,咳嗽的癥狀依然沒有消失。醫生說,最好做右下肺切除手術。
此語一出,猶如晴天霹靂一樣,震得蔡建清全身直冒冷汗,她沒有想到自己的病會這么嚴重。而外科副主任醫師高建設安慰其說:“放心,這樣的小手術,在我們醫院是小菜一碟,跟割闌尾手術一樣簡單。”聽了主治醫生的話,她這才放下心來。
手術當天,丈夫丁治一直焦急地守候在手術室門外,蔡建清被送進手術室沒多久,一位醫生就匆匆地趕過來問:“誰是病人的家屬?”丁治站起身:“我是。”醫生說:“你愛人出事了,大出血,別急別急,我就是趕過來搶救的。”
原來,手術沒多久,蔡建清的肺動脈被割破,出血量達3800ml,肺動脈離心臟很近,不及時止血,幾分鐘內就可能因失血過多而死亡。這位后來趕到的醫生搶救還算及時,他把蔡建清的心包打開,主動脈扎死,總算控制住了失血,同時輸入2600ml血液,接下來的手術依然由高建設進行,命大的蔡建清總算活著被推出了手術室。
肺部手術,割破食道
然而,蔡建清的病情在手術后,并沒有好轉,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由于感染,她出現了嚴重的胸膜瘺。為了促進食道的生長愈合,高醫生在蔡建清的食道中植入了記憶金屬支架。這個記憶金屬支架的中間是一層金屬膜,兩頭是活動的,有彈力的。這種支架在人體里只能存放最多6個月,時間一到,必須立即取出來。
手術已經過去50多天了,蔡建清還得靠鼻飼輸入流質食物,看著隔壁病床上的病人做過肺部手術后僅一周時間就能吃東西了,蔡建清非常納悶。每次看到醫生,她都會把這個疑問提出來,可從來都沒有人回答她。
后來有一天,蔡建清和一位值班的實習醫生套近乎,最終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你的食道破了,當然沒辦法吃東西了。”蔡建清吃了一驚,趕緊問:“我的食道怎么會破呢?”實習醫生回答:“要不你看病歷吧,我也不清楚。”
蔡建清趕緊迫問主治醫生,得到的解釋竟然是“你自己發燒燒破的”。為了弄清事實真相,蔡建清決定找醫生要病歷,但病歷早就被收起來了,她根本看不到。于是,她就去偷病歷。但她的食管已在手術中割破,從鼻子處拉了一根管子進入腸子,往里面注入的流質食物總會進入胸腔,為了避免食物在胸腔中腐爛,造成胸腔內部器官黏連壞死,蔡建清的身上每天都掛著個桶,不停地朝胸腔里面灌水清洗。
星期五晚上8點,看護士和醫生都在吃飯休息,蔡建清立即行動起來。病歷在醫生辦公室一個鐵柜子的最下面,因為一蹲下來,肚腸里的管子就會戳疼腸子,蔡建清只能跪在那里緊張地尋找自己的病歷。拿到病歷后的她跌跌撞撞地回到了病房。
當她看到病歷上的手術記錄后,大吃一驚,原來,在修補肺動脈的時候,醫生切除了她的右全肺,而且,由于食道黏連,食道也在手術中被割破了!
胃被提到胸腔
拿著病歷復印件后,氣憤不已的蔡建清開始與醫院交涉,最終,醫院只答應她免收以后的治療費用。
已經在醫院待了250多天的蔡建清,這期間聽說,她的主治醫師高建設竟然自費出國學習心臟科了。她清楚,醫生們顯然是在躲避什么。而插在蔡建清體內的金屬支架,盡管已過期了很長時間,卻依然無人問津。
蔡建清在做檢查的時候發現,金屬支架明顯內徑偏小,彈力不足,她強烈要求醫院將支架取出更換,但卻被告知,主治醫生已經出國,誰安裝誰負責,讓她等等。
終于,在痛苦中煎熬的蔡建清聽到高醫生回國的消息后,她強烈要求高醫生幫她取出在身體里已經放置了一年的支架。高醫生對蔡建清實施了取出手術,蔡建清看到兩位醫生用鐵鉤子從自己的嘴里伸進食管,鉤住支架生生地往外拽,本來平躺著的她,竟被醫生拽得坐了起來。疼痛中的蔡建清看到了高醫生眼中的恐慌。原來,支架已經取不出來了,它被食道上新長出來的肉芽完全包住了。
蔡建清當時的痛,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她真想一死了之。費盡了周折,支架總算被取了出來,事后,緩過神來的她又得到消息,她還得接受一次手術——將食道完全切除,把整個胃提升到胸腔。經過4個小時,手術結束。沒有食道的胃提到了胸腔后,蔡建清的肚子顯得癟癟的。
被推送回病房的蔡建清,已經16個月沒回過家了,她告訴醫生,她要回家去休養兩個月,然后再回醫院治療。帶著醫生開的抗生素,蔡建清回到了家中。
63萬賠不回健康
經過丈夫的收拾。家很快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但現在的蔡建清已經遠不如從前了,她的胃吃一點東西就會滿,吃多了就會溢出來,流到胸腔去。食道切除了,提到胸腔部位的胃還會在睡覺的時候壓迫心臟和肺。
一開始蔡建清不知道,躺倒了就睡,沒想到靠左邊睡,胃會壓著心臟。靠右邊睡,胃會壓著肺;平躺著睡,吃的東西會往胸腔里流。實在沒辦法了,蔡建清只能靠在椅背上,坐著睡覺。她基本成丁一個廢人。
蔡建清決定挺起殘疾的胸膛,向醫院討個公道。她開始翻看各種法律和醫學書籍。要想討回公道,必須去做醫學鑒定,鑒定為醫療事故后,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蔡建清拖著虛弱的病體,開始往返于南京市的醫療事故鑒定機構。她舍不得乘出租車,只好叫20歲的兒子在自行車后座上鋪上軟布,將骨瘦如柴的她抱上車座。如果不鋪上軟布,蔡建清可能支撐不到鑒定機構,屁股上發脆的骨頭就會被自行車后座給磨斷了。每次,蔡建清都要兒子推著她走,一路上走走停停,他們往往要花一個上午的時間才能到達。
一位名叫劉勇明的律師,對蔡建清的遭遇深表同情,他決定自費陪蔡建清夫婦去北京的中華醫學總會申訴。這個機構是全國級別最高的,做一次鑒定需要8500元。在劉勇明律師的幫助下,他們最終申請到了中華醫學會的受理。
中華醫學總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做出鑒定結論:“本事故屬于二級丁等醫療事故,醫方應承擔主要責任。”
拿到這一紙鑒定書后,蔡建清一紙訴狀將醫院告上了法庭,南京市鼓樓區法院接受了她的訴訟請求,一審判決該醫院一次性賠償蔡建清63萬元,扣除其數年來的住院治療費用后,實際支付46萬元。2006年底,蔡建清總算拿到了醫院的這筆賠償,那一刻,她淚如雨下。她知道,自己未來的路還很長,還要堅強地走下去。
(摘自《民主與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