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幾期的學習,我們熟悉并掌握了Photoshop中一些工具的使用,同時也對Photoshop的工作流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一期我們來學習“陰影/高光”工具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初步調整
打開Photoshop,單擊“文件/打開”導入需要處理的照片(原圖見光盤),這張照片除了近處的小樹、流水依稀可見外,其余都看不清楚,明顯是光線不足。單擊“圖像/調整”,選擇“陰影/高光”命令。這時,可以看到照片中原來看不清的地方已經能看清了,這是由于“陰影/高光”參數默認為修復逆光的結果。
進一步細化
單擊“陰影/高光”對話框左下角的“顯示其他選項”復選框,展開整個“陰影/高光”對話框。
首先調整照片陰影部分,可以直接拖動“陰影”區內的“數量”、“色調寬度”以及“半徑”參數調節,也可以直接輸入數字。其中“數量”參數調整照片陰影量,值越大,陰影部分越亮。“色調寬度”控制陰影中色調的修改范圍,值越大,被調整的陰影范圍越大,圖片越亮。“半徑”控制每個像素周圍的局部相鄰像素的大小,相鄰像素確定像素在陰影還是在高光中,值越大,照片越亮。接著調整高光部分,與“陰影”相反,增大高光區域的“數量”會使高光部分變暗。
進一步調整“陰影/高光”對話框中“調整”區域,“顏色校正”可以對照片中已更改的區域顏色進行微調,值越大,顏色的飽和度越大。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參數只對照片中更改的區域進行顏色調整,也就是“陰影”或者“高光”區域中的“數值”參數越大,色彩調整的范圍也就越大。“中間調對比度”用于調整中間調的對比度,正值增加明暗對比度,負值則降低。在調整的過程中不斷觀察工作區照片變化,找到一個自己最滿意的效果單擊“確定”即可。
最終效果
經過以上的一系列調整,原來較為暗黑的照片變得層次分明了,最后我們只要利用前面學到的知識修補一下照片的色彩、對比等問題即可(最終效果見光盤)。
“陰影/高光”命令相對于“色階”、“曲線”以及“亮度/對比度”來講,能更好地控制照片中的陰影和高光區域。觀察照片處理前后的對比,我們能發現“陰影/高光”不是簡單的使照片整體變亮或變暗,而是使陰影或高光周圍的像素增亮或者變暗了。
至此,Photoshop基礎操作的連載全部結束了,相信大家通過不斷的練習一定能掌握Photoshop的使用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