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記者調查了為什么德國工業銀行會成為美國這次次債風波的最大國際受害者。對IKB銀行而言,資產支持型證券似乎一種很麻煩的業務。事實上也確實是。
在一路高歌的歐洲金融世界里,位于杜賽爾多夫的德國工業銀行(IKB)并不增長之列。幾十年來,這家規模較小的商業銀行,德國排名第27位,一直把投資的重點放在“泡菜”上,而不是“薩克大蛋糕”上:向中小型德國企業放貸,比如機床制造商或者排水技術的委托人。
但在2002年,當IKB銀行開始涉足神秘的金融領域時,情況有了轉變。
德克(Dirk Rouml;thig)剛剛成為IKB銀行的證券業務負責人。7月份,他坐直升機去巴塞羅那參加召開的歐洲行業年會。為了推銷產品,銀行家們在德克身上大肆花費,讓他免費享用各種美食、葡萄酒及其他盛情款待。
即便曾向銀行家們抱怨這樣多么不好,德克還是欣然接受了他們的盛情。一家與德克打過交道的大銀行總裁說,德克和IKB銀行經常受到款待,已經被謔稱為“嫌疑慣犯”,因為銀行家們指望德克和他的銀行經常購買他們證券化資產,包括以一系列美國次級抵押資產為支撐的證券投資。
他說:“這些資產一般算下來也有1.5億美元”

次債最大的輸家
所有人都說,德克非常挑剔他要購買的資產支持型證券的質量。在他任職的幾年里,IKB在該業務上獲得了很好的收益。大部分的交易都通過德克創建一個組織化的投資工具完成的,這個管道叫做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它不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出現。
在2005年,外聘顧問鼓勵德克把資產組合套現,趁市場高漲之時撈一筆橫財,據參與討論的消息人士透露,德克拒絕了這個建議。
時至今日,IKB銀行已是迄今為止美國次債危機中最大的國際受害者。它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說明反射弧在世界各地是何等之長。
由于在相關費用上存在爭議,德克和一位同事在2006年退出了IKB,想建立他們自己的金融分支機構。德克說,糾紛與上級拒絕支持他的進攻性戰略有關。
。 “我提出了好幾項建議, 都是更先進的證券組合管理方法,以應對預期到的市場負面發展。而這些風險管理的提議沒有IKB銀行采納?!彼谝环怆娻]中寫道。
摩根斯坦利:中央銀行的失敗
反之,行長斯特凡(Stefan Ortseifen)成為了執行官。他奮力推動擴大銀行的業務活動——就像美國次債危機剛剛開始爆發時那樣。
直至今天6月份,抵押持有方的不良貸款率仍有飆升,IKB設立了資產負債表之外的第二個投資工具,名為Rhinebridge(RB),主要是大量投資于抵押債務債券(CDO)。但這些都破滅了。
7月下旬,一家德國銀行巨額虧損的傳聞開始轟動歐洲市場。IKB銀行最大的股東,政府所有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集團(KFW),持有38%的股份,開始介入。它給IKB銀行增加了100億美元信貸,并且承諾支付高達13.5億美元的損失。
萊茵蘭基金和Rhinebridge仍持有有價證券,包括次債抵押支持的抵押債務債券。危機發生之前,這些債券估值200億美元,比IKB銀行資產或者其資產負債表上160億流動資金都要高。
KfW銀行跟著進行全面搶救。私人和公營部門銀行組成的財團成立了一個47億美元的基金。行政總裁斯特凡和財務總監多貝蘭茲克( Volker Doberanzke )在壓力之下先后辭職。目前,德國的檢察機關已指控兩人“涉嫌欺詐”,展開初步調查。
這是自從1974年因為外匯市場災難性的突襲,赫爾斯塔銀行(Herstatt Bank)倒閉之后,德國所面臨的最大的銀行危機。
艾倫·斯隆(Allan Sloan):歡迎來到救援城市
那么,一個小小的德國出借方是如何陷入這么深的債務中去的呢?答案是:故意這么做。早在上世紀90年代,IKB在證券方面就已經有了專業經驗,通過包裝和轉售其中型德國客戶的貸款。
自從2001年德克從慕尼黑的道富銀行(State Street Bank)加入了IKB銀行之后,該項業務開始起飛。德克以自己的履歷為榮,在他的指導下,IKB把 90億美元的貸款組合證券化,購買了價值150億美元抵押債務債券。一方面,這使銀行騰出了資金及增加了自己的借貸量。另一方面,成為萊茵蘭的咨詢顧問, 為銀行賺取傭金收入和咨詢費用,去年總計將近700億美元。
這些措施產生了備受歡迎的改變。鑒于從薄利和在德國傳統信貸市場上艱苦的競爭,尤其是在德國經濟不景氣的近上半個十年,事實上,證券被視為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轉移——直到危機發生。
IKB銀行今年春天的年度報告指出:“多年前,IKB已經從一個出借方轉變成為一個貸款組合的管理人。目前,它已經成為德國證券領域的著名機構之一。”
IKB銀行前任CEO斯特凡甚至對萊茵蘭和Rhinebridge設定了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標:他想通過這兩個完全合法的渠道,使他們的投資翻一番,達到400億美元。
威爾伯·羅斯:
并非世界末日
IKB銀行的運營并不是不可信任的:一名來自德國財政部的政府高官和一名來自北萊茵河威斯特伐利亞經濟部門的國務秘書都在其監事會任職,其花名冊上還有很多受人尊敬的成功的德國企業家。
IKB銀行虧損的確切數字及原因——無論在不在資產負債表上——仍然不明確。除了該銀行披露的與其規模不成比例的事實之外,“我們仍然不知道IKB銀行問題的實質。我猜想,到最后管理者會問自己,如此高速膨脹的抵押債務債券市場對銀行是否是一件好事,或者風險是否會回來繼續困擾你?!眰惗鼗葑u國際評級機構(Fitch Ratings)銀行業常務董事格里·羅克利夫(Gerry Rawcliffe)說。新的審計員將重新審計該銀行的報表,并預計在9月中旬將報告返回。
如果IKB損失的傳聞激怒歐洲的話,援救IKB的細節將會被傳揚的更進一步,使市場參與者不得不借錢給對方。比如說,為什么KfW的救援必然有財團的介入?
一種推測是,實際損失比KfW承認的要多很多。但它可能是德國人只是比較謹慎,歐盟規定不允許國家援助經營不善的銀行,所以作為政府實體的KfW需要利用私營成分的資金作為救援的一部分,以避免法律麻煩。
當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宣布凍結三個共有基金之后,其中有價值22億美元的資產化證券,歐洲信貸市場完全枯竭。盡管這與IKB的混亂相比還有些黯然失色,歐洲中央銀行還是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大規模注入流動資金,以避免全面爆發和潛在的災難性信貸緊縮。
“在IKB事件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次債問題僅僅是在美國銀行才有的,但觀點立即改變”,一名法國高級銀行家說。
此次危機的教訓可能持續好幾個月,也許會導致更嚴厲的監管,正如三十年前的赫爾斯塔危機一樣。旁觀者說資產支持型證券市場的一個漏洞是,一些買家可能考慮過各級評級機構所評估過的信用風險,但仍沒有完全理解他們所買的真實的危險。
“也許通過使用信用評級作為潛在基本原理的捷徑,部分市場增長的過于順利。”尼爾(Neil McLeish)說,他是倫敦摩根斯坦利的歐洲首席信用分析師。
美國紐約大學的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努里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早已警告過次債市場的國際傳染風險。他說:“大多數人依靠評級機構,而對債務工具背后的潛在的資產一無所知?!钡聡芾碚吆蜌W盟總部正在檢查混亂中信用評級機構的角色。

評級機構何在?
市場觀察家希望問題能被控制在金融部門的一個角落,并禁止任何進一步的失敗,不會波及到全球經濟。詹姆斯·尼克松(James Nixon)是倫敦Societe Generale的一位經濟學家,將這個事件描述成“短期的流動性資金緊縮,而不是全面的信用破裂危機。”
至少,這場危機縮小了兼并和其他交易的胃口。英國的Cadbury Schweppes推遲了賣掉其飲料業務,包括Dr Pepper, Snapple, and 7 Up。
在新興市場也能感受到它的影響。Sunil Kakkad是一名倫敦的律師,有許多印度客戶,他打算以5000萬美元通過印度一家高科技公司并購一個英國公司。不過,最后他撕毀了交易合同,選擇一個更保險的辦法,“交易成本不可避免的會提高”,他說。
據估計,次債相關的證券總損失約在在500億到1500億美元。現在仍不清楚哪些機構為這些損失負責,所以貸款業務還在遲滯。經過此次風波,一些銀行已經在量化它們的風險,包括德國的Commerzbank 和 Postbank,瑞士瑞銀集團(UBS)以及法國保險公司AXA,這些金融機構曾根據次級報告,投放4億美元,用于零售基金業,以維持業務勢頭。
但其他不公開的仍保持投機狂熱。一些銀行家表示,唯一的出路是所有機構是全部公開?!艾F在需要更好的溝通,” Calyon代表(Marc Litzler)說,該公司是法國農業信貸的投資銀行分支。

還有,央行在危機發生之際并不立即降息的事實,與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失敗時一樣,鼓動樂觀主義者爭論說全球反應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控制。
“對信貸市場來說,我們正處于一個起點,面對更加困難的環境,” McLeish說,并指出在歐洲高收益市場的價格自從6月份已經翻番。他預計在未來的幾個星期內還會有波動,但表示“我們已經度過了最不安、心里最不踏實的時期”。但是,確切地說,現在就是這樣的時期。
作者:彼得·岡貝爾(Peter Gumbel)
出處:《財富》2007年9月3日
編譯: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