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壓電氣行業(簡稱低電業)的冬天已經來臨。”這是參加2008年2月14日中國電氣文化節的多數低電業老總們的共同感受。

近兩年,對中國低電業來說的確很冷:如施耐德、ABB、西門子等國際低電巨頭挾技術之優,紛紛進軍中國市場。除了瓜分國內的高端市場外,它們又實施“本土化”戰略,以獨資或合資方式在中國本土設廠,致使在國內的中端電氣市場也占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甚至還在覬覦國內電氣的低端市場。這無疑對國內低壓電氣“低價位優勢”是一個致命的沖擊。
“狼”來了
2006年12月17日,國際電氣巨頭施耐德與國內低電業領袖德力西正式聯姻,拉開了中國低電業步入“冬天”的序幕。彼時,鄭元豹指出,施耐德的入局,恰是中國低電業競爭最激烈、最脆弱的時刻,以至于讓民族品牌感到“壓力很大、危險很大”。
據了解,我國低電生產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缺乏規模經濟和競爭力。此外,由于企業數量過多,缺乏整體創新動力,導致市場競爭力不高。另外,2004年以來,低壓電氣主要原材料鐵、有色金屬、工程塑料等價格一路飛漲,以及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下游更是深陷價格戰泥沼,低電企業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施耐德的舉動,令德力西以外的低壓電氣企業“內憂外患”之感分外強烈。當前,低電行業毛利只有5%左右,凈利更少得可憐。全行業性的虧損現象明顯,不少企業已退市。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企業不斷被跨國公司打敗,敗就敗在沒有真正的民族品牌。即使生存下來的企業,也主要是做中、低端市場。”鄭元豹說。
2007年,低電業最吸引眼球的要數正泰與施耐德之間的知識產權之爭。但這背后,隱藏的是中外雙方對低電市場的爭奪。
業內人士指出,“正泰一審的勝訴,說明了一直以來,民營經濟技術落后,知識產權掌握不多的局勢已經有所改觀。”
在這場中外低壓電氣頭號種子選手之間的肉搏戰中,正泰的勝出,似乎為本土企業注入了強心劑,給幾近走入冬天的中國低電企業帶來了一絲溫暖。
戰略突圍
武師出身的鄭元豹,是第一代中國民營企業家,從1988年接手樂清人民低壓電器廠(人民電器集團前身)起,19年間,通過不斷兼并發展成為一家涉及多個行業的產值達176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他也因為一次次的驚人的并購舉措,被稱為“并購之王”。
“低壓電氣行業利潤很低,必須跨行業發展來獲取更大的空間。”鄭元豹表示。“明年5月份,由我們總承包的越南太安水電站工程就可以‘交鑰匙’了。”3月26日下午,他向《小康#8226;財智》透露了該工程的竣工時間。
此時鄭元豹明朗的表情與其在中國電氣文化節時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人民電器在2006年大手筆聯手英國“船王”涉足造船業之后,跨行業的又一例證。據了解,該項目是國內民企首次涉足跨國開發水電項目總承包領域,這個項目正式運轉后“可以供應越南國土六分之一面積的工業和居民用電”。
據悉,此工程位于越南河江省,電站裝機容量2×41兆瓦,項目總投資為2億美元。作為總承包商,人民電器“獨享”其中的1.18億美元,并且還是“先收錢再辦事”,對方400多萬美元的預付款也已到賬。人民電器總經理葉玉森介紹,這只是個開始,“今年7月,還將簽約在下游開發同等規模的二級水電站”,但那時,人民電器的身份將發生改變,由承包商成為投資開發商,出資比例會是總投資的51%。
鄭元豹說,水電站總承包只是一個嘗試,在此期間熟悉對方的國情民風等,最終涉足更多元的產業。并給出了更明確的“企圖”:基礎建設、電網改造以及城市建設等無限商機,水電站8到10年的投資回報期顯然不是單一目的。人民電器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葉向宇認為,越南在將來必然大力發展工業,電力必然是緊缺能源,而越南現在“仍向廣西買電”,因此在配套電器產品的供應上,“人民”品牌勢必搶先扎根。
有效途徑——上市
近幾年,由于國內低電企業的惡性價格戰已經把利潤率降到很低水平,使得處在壓價競爭旋渦中的低電企業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鄭元豹說:“部分跨國公司大規模進入中國,采取先合資、后虧損、再控制的套路,使用標準、專利、收購、誘惑等手段,其目的很清楚,就是要用強大的資金、技術、市場實力蠶食中國市場,扼制民族品牌。”
為了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中取勝,人民電器通過整合全球人才、資本、技術、市場等,分別在浙江、上海、德國柏林建立了三大研發中心,進行全球技術資源整合和高級人才培育,以及與高等學府、科研院所的合作,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尖端產品。其中干式變壓器、RDW1智能型萬能式斷路器等產品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立項項目。截至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重點新產品20多項、國家專利100多項、省級新產品90多項。
憑借“人民”品牌過硬的質量和其實用性與安全性,品牌價值一路飆升。經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2007年“人民”品牌價值為43.39億元,居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141位。不久前,人民電器還捧得了素有中國質量管理領域“奧斯卡”之稱的全國質量獎鼓勵獎。
然而,鄭元豹并不滿足于此。
今年1月20日,鄭元豹在集團2007年度經營管理總結會議上明確表示,人民電器一定要爭取在三年之內上市,通過資源和資本整合,不斷擴大企業規模,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
葉玉森說:“企業上市是實現資本市場跨越式發展的有效途徑。”通過上市來提升“人民”品牌的附加值。他表示,“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重要,而擁有市場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有具備市場競爭優勢的品牌。”
然而,隨著電氣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化,留給人民電器要成為世界知名公司的時間和機會都很有限。正如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在人民電器10周年慶典上發表講話時所說的那樣:“人民電器集團已經做出了相當的成績,但人民電器集團今后要走的路還長。”
“今后五年,人民電器集團將改制成為人民控股集團,人民控股集團將成為一個投資控股主體,以實現資產增值和社會利益、股東利益的最大化。”鄭元豹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