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小企業主來說,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首先必須對那些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以及他們的信貸產品進行全面的了解。而這些,也是制定和實施企業融資計劃的第一步,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這些金融機構中,銀行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下面主要看國內大銀行、小的股份制銀行及區域性銀行、外資銀行在中小企業信貸方面的發展戰略和具體的產品,順便也將提及其他的金融機構。
大銀行各顯其能
今年“兩會”期間,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曾表示,各銀行在執行央行貨幣從緊政策的同時,必須注意調整自身信貸結構,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要確保全年對小企業貸款增幅不低于當年全部貸款的平均增長速度。他還指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不僅需要靠市場競爭導致小銀行分化被迫進入這一領域,還需要擁有網絡、資金等方面優勢的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發揮作用。“大銀行”要從過去緊盯大企業、大集團,開始調整信貸結構,轉向小企業。
3月14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在從緊貨幣政策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要“確保全年小企業貸款增幅不低于本機構今年全部貸款的平均增長速度”。
“2008年我們將繼續拓展小企業業務,計劃今年新增小企業貸款80億元,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幅。”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黃紀憲曾表示。工商銀行目前已經從單一的支持大中型客戶轉向全面的金融服務,小企業已經成為工行的重點客戶對象之一。
目前,工行上海分行全部貸款余額在3000億元左右,其中中小企業業務占整個貸款額的13%左右,小企業客戶達3600家,而不良貸款率一直保持在全行平均水平1.5%以下。
黃紀憲指出,今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小企業的資金鏈可能會發生一些問題,但“我們對小企業的整個融資環境還是充滿信心的”。
據可查資料顯示,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家大型銀行均已建立了符合小企業貸款需求特點的業務發展模式,并推出了一批創新產品。其中,工商銀行組織評選出了“鋼材貿易融資”、“零售鏈供應商融資業務”、“網貸通”等三個小企業信貸創新產品;通過與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合作,為小企業提供網上融資服務;優化小企業循環貸款管理辦法,制定小企業客戶轉普通法人客戶過渡期的準中型企業信貸業務管理辦法。
農業銀行開發了擔保導向的快速標準化產品、循環使用的周轉信貸產品;創新小企業信貸擔保方式,開辦了商鋪經營權質押貸款、園區小企業信貸產品、大企業上下游的產業鏈應收賬款質押貸款、集體建設用地抵押貸款;開展小企業交叉銷售和綜合服務。
中國銀行鼓勵各分行提供短期貸款、貿易融資、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等短期授信業務;鼓勵向小企業提供結算產品、網銀產品、資金產品、負債產品、保險產品以及現金管理、代發工資服務等中間業務產品;鼓勵積極向小企業股東提供信用卡、中銀理財、結算服務、保險產品等個人金融產品與服務。
建設銀行在“成長之路”和“速貸通”服務品牌基礎上,逐步推出中小企業聯貸聯保貸款、中小企業貿易鏈融資貸款、中小企業法人賬戶透支、中小企業保理業務等多項創新信貸產品。交通銀行“展業通”也不斷推陳出新,新增了“個人投資一站通”套餐,與原有產品形成6個套餐和17個系列產品組。
大銀行雖在中小企業信貸領域推出了不少服務品牌,受政策影響較前更關注中小企業客戶;但在具體執行層面,中小企業希望從大銀行得到貸款并非易事。一方面,無論從長期“壘大戶”形成的業務慣性看,還是從目前信貸額度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看,大銀行都更樂意選擇大企業作為放貸對象;另一方面,盡管政策提倡,融資環境日益改善,但中小企業風險較高,貸款額度小導致的規模不經濟情況,短期內很難有太大變化,所以從成本收益分析,排除掉政策性原因,大銀行往往不關注中小企業貸款業務。
小銀行優先“保小”
與那些大銀行相比,眾多小銀行貸款政策向中小企業的傾斜,則更具實質性意義。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很多股份制銀行、區域性銀行對中小企業業務的重視程度普遍超過了大企業,在目前信貸緊縮背景下,一些銀行甚至不惜限制大企業貸款,以優先保證小企業的信貸投放。
浙商銀行2008年小企業信貸規模不僅沒有縮減,反而出現了大幅度增加。浙商銀行副行長陳春祥表示:“今年在全行信貸新增規模受限的情況下,我們優先考慮了小企業的資金需要,安排50億元人民幣信貸規模用于小企業貸款,這一數字占到全行新增貸款規模的1/3。”
不僅如此,監管部門要求的存貸比一般為75%,也就是說,吸收1億元存款,可以發放7500萬元貸款。但浙商銀行總行在存貸比及額度控制符合監管部門要求的前提下,針對小企業貸款,部分支行存貸比可上調至125%。
上海銀行則計劃今年小企業貸款增幅將達到67%,同時還將拿出全年新增信貸規模的30%以上用于小企業貸款。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上海農商行在給各分支行下達2008年貸款指標時,還下達了小企業貸款的下限指標,但不設上限指標。支行小企業貸款必須完成下限指標,小企業可以占用大企業貸款的指標,但大企業不能占用小企業指標。
除在貸款額度上向小企業有所傾斜外,一些銀行還同時針對小企業貸款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如浙商銀行就規定,對經營小企業貸款的分支機構,在存貸比、資金上給予傾斜,另外總行按小企業貸款余額的50%對分支機構給予資金配套支持。
目前,不少銀行都開出了創新“藥方”。比如,招商銀行推出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一路通”產品,就是為中小企業設計的多品種融資套餐,包括“內、外擔保一路通”、“租賃、信保一路通”、“外貿融資一路通”、“設備、商品一路通”和“特殊權利一路通”等六大系列十四個產品。
再如,深圳發展銀行推出的出口應收賬款“池融資”業務,可以將零散的應收賬款集合成“池”,再整體轉讓給深圳發展銀行,即可從該行獲得貸款,而且無需額外提供抵押和擔保。只要申請企業交易對手相對穩定,交易記錄良好;保證有連續、穩定的應收賬款,就可以申請“池融資”。
外資銀行乘虛而入
就在中資銀行漸漸重視中小企業之時,外資銀行也蠢蠢欲動,瞄準了中小企業這個“聚寶盆”。由于外資行有長年與世界各地中小企業合作而建立的客戶數據庫,以及基于這些數據庫建立的風險評價系統等,外資行既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最合適的小企業,也能進行有效的貸后管理,降低風險。由此,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有可能成為外資行拓展內地市場的突破口。
2007年3月,花旗銀行啟動了中小企業金融創新論壇,在當年7月之前完成在佛山、無錫、深圳等10所大中城市的巡回演講。花旗聯絡了當地行業協會、當地政府的中小企業促進會,并為當地企業家提供相應規模的財務培訓和交流,據說與1000多位企業家打了交道。
同年5月,渣打銀行宣布推出針對中小企業客戶的“房產抵押貸款”服務。渣打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改良后的產品,中小企業用住宅或商業房產抵押,可獲得房價70%的10年期貸款。這項業務最快在一周之內可獲得審批。企業還可選擇分期還款。
據渣打中國個人銀行中小企業理財部董事總經理林添富介紹,今年,渣打中國的重點將放在“小企業金融服務”上,并著力拓展二線城市的中小企業業務。
新加坡星展銀行日前也表示,已從今年4月開始在上海推出旨在為出口商提供多項綜合性金融服務的保理業務,其后將陸續在國內其他地區的分行推廣。
其它機構掃描
除銀行作為提供中小企業信貸的生力軍外,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創投服務中心、租賃公司等中小企業融資(除信貸外,還包括典當、股權投資等其他融資方式)過程中經常打交道的機構,下面做簡單介紹。
(1)小額貸款公司。根據5月8日銀監會與央行聯合發布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自然人、企業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投資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與銀行不同,小額貸款公司“只貸不存”,不得吸收公眾存款。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利率不超過司法部門規定的上限,下限為央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浮動幅度按照市場原則自主確定。
(2)擔保公司。中小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往往因其風險不好判斷而拒貸。在這種情況下,擔保公司就發揮了重要作用,既有助于企業獲得貸款,又有利于銀行控制風險。
(3)典當行。典當相當于短期的高息質押貸款,其優勢在于辦理流程便捷。
(4)創投服務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一攬子”金融服務,主要包括通過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搭建起支持中小企業的整合平臺,有效解決中小創新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提供標準化的未上市前股權融資服務,為創新企業申報各類政府扶持基金支持提供標準化中介服務,同時建立申報綠色通道,爭取政府基金支持等。如浙江成立的天堂硅谷創業創新投資服務中心。
(5)租賃公司。有意以租賃方式購買某種設備的中小企業,在自行選定設備品種、規格、型號、交貨條件后,向租賃公司提出辦理租賃業務的申請,租賃公司經審查認為項目可行后,由租賃公司代為融資,并根據承租人要求向供應廠商購進其所需設備再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只需按期交付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