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優先級
意外發生時,冷靜處理極為重要,千萬不要因慌張,延誤救治的黃金時機。
急救的過程中,區分傷員的嚴重性、決定送醫順序十分關鍵,避免造成傷員的傷勢惡化,白白葬送寶貴生命。
以下是意外傷害發生時,送醫急救的優先級(從高到低):
1. 呼吸困難、休克、昏迷、心臟病發、嚴重出血、頭部創傷并昏迷、胸部創傷、腹部穿刺傷、眼部創傷、呼吸道灼傷者。
2. 燒傷、中度出血、頭部創傷但清醒者、多處骨折、過量服藥者。
3. 骨折、輕微創傷者。
4. 明顯死亡者(受到致命創傷)。
呼叫120救護車
120求救電話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遇到緊急意外發生時,卻難免慌了手腳,言不及意。為避免耽誤救援,請牢記以下幾條:
1. 詳實敘述意外發生地點,若四周有明顯的地標或建筑物,一定要講明白,方便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
2. 簡單地說明說傷員的受傷情形、目前狀況及受傷人數,好讓救護人員心中有譜,提前預備,抵達現場之后,能以最快速度展開各項急救措施。
3.留下自己的姓名及電話,方便緊急聯絡。
4.在顯眼的地方等待救護人員,協助救護人員搶救傷者。
5. 救護車到達后,向救護人員詳述病人情況及病情變化,講清楚已做過的緊急處理。
包扎方法
1. 先清洗傷口并覆蓋上無菌敷料,再以繃帶包扎。繃帶需要干燥、清潔并且沒有縫邊或皺褶。
2. 進行包扎時應站在包扎部位的前方或側方,以便觀察傷口情況及病人反應。
3. 包扎時,方向應由肢體遠心端往近心端包扎(逆血液循環方向),促進血液回流,減少肢體末端腫脹。
4. 包扎時應露出肢體末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情況。若發現肢體末端有顏色變青變白、冰冷或腫脹的現象,以及病人主訴有麻木刺痛感等情況,則表明包扎過緊,須要重新處理。
5. 定帶:為包扎之起頭固定,需于肢體粗細均勻處,將繃帶之一端斜放,繞肢體一圈后將斜角折下,再繞肢體2-3圈。
6. 結帶:為包扎之結尾固定,包扎完畢后以環形包扎二圈,將繃帶末端向內反折一小段,以膠布、安全別針、繃帶扣,或可留下適當長度之繃帶,由中間剪開,兩端反方向環繞半圈后打平結固定。
止血方法
人體血液約占體重的1/13,當失血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休克,甚至死亡。所以,一旦發生出血情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止血。
止血方法:
1.直接加壓止血法:
在外傷出血之傷口上覆蓋無菌敷料或干凈的手帕等,直接以手加壓止血,或以繃帶包扎壓迫止血。
2.抬高患肢止血法:
將出血之肢體部位抬起,高于心臟部位,以減低出血速度,需配合直接加壓止血法一起使用。
3.止血點止血法:
若直接加壓止血法無法控制出血,則用手加壓于傷口近心端的表淺動脈搏動點上。可施行部位包括:
a)顳動脈:位于耳屏前動脈跳動處,可控制頭皮出血。
b)肱動脈:位于上臂近肘之內側,可用于控制前臂出血。
c)股動脈:位于鼠蹊部(腹部連接腿部的地方,位于大腿內側生殖器兩旁),可控制下肢之出血。
4.止血帶止血法:
若以上方法均無法止血,才可考慮用止血帶止血法,因為止血帶可能會造成肢體末端組織之缺血、壞死。
a)以三角巾、寬布條等繞于出血部位之近心端處,距離傷口約10-15公分后,先打一半之平結。
b)以木棒或筆等物作為止血棒置于平結上,并再打一半平結。
c)轉動止血棒,絞緊止血帶至出血停止。
d)固定止血棒。
e)于明顯部位記錄綁上止血帶之時間。

食物中毒
1. 多喝水并進行催吐動作。
2. 將嘔吐物保留或取樣,方便醫生檢查中毒原因。
3. 用毛毯或衣物蓋著腹部,讓患者保持溫暖,并呼叫救護車。
4. 如果中毒嚴重,患者出現呼吸微弱或停止,立即做人工呼吸急救,直到救護車趕來。
酒精中毒
1. 檢查患者有無意識。
2. 患者有意識時,可松開其身上衣服,并蓋上毛毯保溫。
3. 患者想嘔吐時,將臉側向一邊,并盡量嘔吐。
4. 患者的狀況穩定后,可讓患者喝下少量的水,但切記千萬不可一口氣喝下,否則會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急速上升。
5. 趕緊送醫治療。
6. 若患者已無意識,則讓其保持正確昏睡體位,將其頭部往后仰,使其氣道暢通,然后盡快送醫。
創傷出血
1. 為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感染,處理前必須先將雙手徹底洗凈。
2. 抬高出血部位,尤其是四肢出血時。
3. 若患者的傷口有血液凝塊,切記不要輕易除去。
4. 徹底洗凈傷口,除去異物,防止感染。
5. 若有持續出血現象,除止血外還要注意預防傷者休克。
6. 覆蓋傷口,包扎固定。
7. 若為內出血,切記不可揉搓,以免更多的微血管破裂,應該采用冷敷方式處理。
8. 若是嚴重的內出血應在例行急救措施后盡快送醫。
一氧化碳中毒
1. 將所有能打開的門窗全部打開,讓空氣流通,沖淡一氧化碳的濃度。
2. 千萬不要碰觸室內任何家電的開關,以防通電后產生火花而引起爆炸。
3. 迅速將中毒者移往通風處,并且松開其衣服,保持仰臥姿勢。
4. 接著將中毒者的頭部往后仰,使其氣道暢通。
5. 檢查中毒者是否還有呼吸,如果有,立即以毛毯保溫并且在第一時間迅速就醫。
6. 如果中毒者已無呼吸,先行施以心肺復蘇術、人工呼吸,同時呼叫救護車。
骨折
1. 首先要注意病者的全身情況,若有休克或呼吸受阻,請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法。
2. 如有傷口,用紗布或清潔布料覆蓋并予包扎。
3. 設法固定傷肢,以減輕疼痛,避免加重損傷。
4. 固定骨折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竿等,但其長度以超過上下兩關節為原則。
5. 若無適當材料時,上肢可包扎固定于胸壁,下肢可與未受傷的下肢綁在一起。
6. 萬一骨折的部位是脊椎骨時,應使病人平伏地面或硬板上,等待救護人員搬送到醫院。
眼部受傷
1. 先了解是異物侵入還是化學藥劑侵入。
2. 若是異物侵入時,千萬不用手搓揉,先忍耐一下,試著以淚水將異物沖出。
3. 如果不奏效,翻開眼瞼,嘗試以棉棒蘸清水拭去。
4. 如果仍然無法清出,應速找醫生治療。
5. 若是化學藥劑沾到眼睛,同樣不可以手搓揉、擦拭。
6. 應以大量清潔冷水沖洗眼部,沖洗過程持續數分鐘。
7. 謹記不要隨便用中和劑來沖眼,因為化學作用所產生的熱力會對眼睛構成更大的傷害。
8. 盡速送醫院急救。
被狗咬傷
1. 仔細用水清洗被咬到的部位,再以紗布覆蓋。
2. 若是被野狗咬傷的話,要注意其特征,以便通報。
3. 趕緊送醫急救,處理被咬的傷口。
4. 切記要注射狂犬病血清疫苗。
癲癇或小兒痙攣
1.先將患者移到較安全的地方,并且注意不可讓他撞傷頭部。
2. 盡速松開患者身上的衣物,讓患者以側臥的姿勢躺下。
3.將紗布纏在筷子上,讓患者咬住,以防咬斷舌頭,但切記勿將紗布塞得太深,以免患者窒息。
4. 若患者牙關咬緊時,決不可強硬撬開,以免造成傷害。
5. 不要企圖強行停止抽搐,因為通常抽搐會在數分鐘內自行停止。
6.如果患者口中有嘔吐物時,讓患者的臉側向一邊,并把口中嘔吐物挖出來。
7.觀察患者的呼吸是否停止,嘴唇、臉色是否發紫,如果是,立刻施以人工呼吸進行急救。
8. 詳實記錄患者痙攣發作及結束的時間,以便向醫生報告。
9. 若有發燒,可用冰袋冷敷頭部。
10. 設法緊急送醫,讓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救治患者。
意外割傷
1. 用清水或稀釋的消毒藥水將傷口洗凈。
2. 若需要止血時,可用清潔紗布直接將傷口及傷口四周緊壓,直至傷口停止流血為止,不可亂用未經消毒的粉末或藥油來止血。
3. 用繃帶將割傷處扎好并且盡可能將傷處抬高。
4. 趕緊送醫救治。
暈眩或休克
1. 先將患者移到空氣流通處,讓患者能呼吸到充足的新鮮空氣。
2.讓患者平躺或側臥并且將足部抬高,以增加心臟和腦部的血液供應。
3. 松開患者衣服,特別是圍繞頸部、胸部和腰部的衣物。
4. 給患者蓋好毛毯或被單,避免患者過冷或過熱。
5. 隨時留意患者情況,如有需要,就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法。
6. 通知救護車送醫急救。
漂白水、殺蟲劑等中毒
1. 喝大量水讓中毒物盡快吐出,如果殘留物在口中,一定要將殘留物清出。
2. 如果誤食強酸、殺蟲劑、漂白劑或其它不明液體,不可喝水催吐,要盡快送醫。
3. 送醫時,要將導致中毒的物品帶到醫院,以便檢驗。
誤食藥物
1. 先檢查中毒者有無意識,若中毒者還有意識時,先行灌食大量的開水或鮮牛奶,并且進行催吐。
2. 如果中毒者已經沒有意識,切記不要為其催吐,以免食物或液體流入呼吸道。
3. 檢查中毒者有無呼吸,中毒者還有呼吸時,可讓中毒者先行保持正確昏睡體位;若無呼吸時,則立刻做氣道開放和人工呼吸;若中毒者嘴邊有殘留藥物,要用紗布貼在病人嘴上,再做人工呼吸。
4. 用毛毯保溫,盡速送醫,并攜帶中毒者嘔吐物,方便醫護人員了解到底是何種藥物中毒,有助于解毒救治。
5. 若十二小時后才嘔吐或腹瀉,仍要多飲水,并從速求醫。
異物阻塞鼻部
1. 壓住沒有被阻塞的一側,緊閉嘴巴,用力出氣。
2. 反復多試幾次,直到將進入鼻中的異物噴出來為止。
3. 如果異物凸出鼻外,盡量把它抓出來,不可用鑷子勉強硬取。
4. 如果使用各種方法都無法取出異物時,不要勉強,趕緊找耳鼻喉科醫生求救。
燙傷
1. 用水冷卻燙傷部位(10-15分鐘),直到沒有痛與熱的感覺。
2. 燙傷部位被衣服黏住了,不可硬脫下來。 可以一面澆水,一面用剪刀小心剪開。
3. 燙傷范圍過大,可全身浸泡在浴缸中(冬天除外),有發生顫抖現象,要立刻停止冷卻。
4. 冷卻后,用干凈的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如有水泡,不可壓破,以免引起感染。
5. 勿在燙傷的地方涂上味精、醬油等,并趕緊送醫救治。
6. 原則上謹記“沖、脫、泡、蓋、送”五大處理原則。
觸電、電擊
1. 先了解自己有無觸電的危險,千萬不要貿然接觸患者,以防自己也遭到傷害。
2. 不論有無觸電的危險,施救者都要戴上塑料手套、穿雨鞋等絕緣物,再用木棒或其他不導電的物體來移除電源。
3. 將電源開關關掉,并讓觸電者遠離電源處。
4. 觀察觸電者是否呼吸已經停止,必要時請立刻進行人工呼吸急救。
5. 觸電者的心臟萬一停止跳動,則要做心肺復蘇術。
6. 趕緊呼叫救護車并送醫治療。
斷肢
1. 以直接加壓法為患者止血,必要時可于傷肢上方用止血帶。
2. 將斷肢用生理食鹽水濕紗布包好,放在干凈的塑料袋內,保持清潔低溫。可能的話放在冰桶中,但避免斷肢直接接觸冰。
3. 袋子注明傷員姓名和斷肢事件發生時間,盡快送醫。
注:處理斷肢意外時,應考慮肢體的保存,以便銜接復原。因此在處理斷肢時,先準備兩個干凈的塑料袋,將斷肢置放在塑料袋中,外覆冰塊或冰水冷藏,于黃金時間內盡速送醫。
至于斷肢接合的黃金時間,一般而言,手腕以上的大肢體重接要在十二小時內施行;斷指等小肢體重接,要在二十四小時內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