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小兩個乞丐分別在城市的天橋兩端行乞。老乞丐每天都有個六七塊錢進帳。小乞丐呢,每天才幾毛錢進帳。小乞丐為此而向老乞丐討教。
老乞丐問:“你面前的空碗里一般事先自己放多少錢進去?”
小乞丐答:“一毛,兩毛居多,最多不超過五毛?!?/p>
老乞丐笑了:“難怪你討得的錢少。這碗里的媒子(指乞丐自己放的錢)得多放點。比如說我,媒子都放一元兩元五元的。你還嫩,不知道人們都有一個思維定勢的??匆娔愕拿阶邮敲彼麄兙褪┥崮忝?,看見你的媒子是塊票他們就施舍塊票?!?/p>
“哦,我懂了?!毙∑蜇M意的點點頭。
小乞丐牢記老乞丐的話,第二天,他乞討的時候先在自己碗里放了一張50元的媒子??墒菐滋旌螅∑蜇し治奈传@。
小乞丐怪老乞丐教的辦法不靈。老乞丐說:“設心處地想想,你一個乞丐,碗里都有50元了,50元應該夠你吃十來天了,人家還能再施舍你嗎?”
我有一個朋友,是開服裝店的。因為她服務態(tài)度不好所以生意冷冷清清。后來,朋友接受了我們的建議,改變了服務態(tài)度,可是生意一樣不行。為了弄清楚問題的癥結我們實地觀摩了朋友的服務態(tài)度。發(fā)現(xiàn),朋友對每一個進來看服裝的人總是笑臉拽著人家向人家大談特談她店里的衣服是如何如何的好,說了一大通之后還急切地纏著人家問:買不買呀?到底想不想買呀?
這個開服裝店的朋友,她這次是犯了熱情過度的毛病。一個服裝老板,你過度熱情,人家反而容易起疑心:這店里的服裝是不是質(zhì)量不好?。炕蛘呤怯袃r格欺詐行為???要不然店主會那么殷勤?
古語有云:“過猶不及”!以上兩件事情所反映出來的精髓就是,凡事都得講究一個“度”字,否則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凡事把握一個度,人生受益將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