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委#65380;省政府連續三年將“村村通”建設列為十大實事之一,以“村村通”工程為重點,推進農村公路建設#65377;“村村通”公路建設的首選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65377;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種剛性路面,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65380;施工#65380;養護以及超限運輸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了許多病害,嚴重影響了汽車的通行能力和行車的舒適性,也給予養護工作帶來許多困難#65377;
一#65380;水泥混凝土路面產生唧泥等病害的原因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板由于溫度應力及干縮而產生裂縫,在水泥混凝土面板上進行人為造縫#65380;施工縫以及瀝青路面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界面縫,當雨水在路面匯集#65380;流過這些縫隙時,會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到石灰土基層頂面的“U”槽中,對所有直接接觸的石灰土結構進行侵蝕,主要有以下幾種作用方式:一是凍融作用,冬季溫度變化較大,由于滲積水的存在,被水侵蝕的石灰穩定土表層在凍融的反復作用下,會產生層狀剝落,形成松散灰土層;二是石灰土為彈塑性體,在車輛荷載的作用下,面板基層產生塑性變形,荷載重復作用,其殘余變形累積,使板底形脫空#65377;同時面板會產生振動,摩擦等機械變荷載的運動#65377;首先是板的一端受壓,另一端上翹并開始吸水,當車輛荷載運動到另一端時,又使這一端開始吸水#65377;同時,荷載作用于面板,使板下的水壓力增大,在面板的各種縫隙間,基層頂面形成高壓水流,沖刷基層石灰穩定土#65377;由于以上諸多因素形成的灰土顆粒,旱季會由車輪振動真空作用成灰塵逸出,雨雪季節當滲積水“飽和”各種縫隙時,形成泥漿會從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各種縫隙中濺出,形成唧泥現象,唧泥現層的出現,初期會使水泥混凝土面板板下形成空洞,從而改變了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受力狀態,局部受變#65380;受剪,進而造成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斷裂#65380;破碎;中期造成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局部沉陷;后期是形成大量的破碎板,破碎板的形成又一次改變了面板的受力狀態,汽車的沖擊#65380;振動明顯加大,進而形成病害的惡性循環#65377;
二#65380;對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病害的處置對策
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對未發現唧泥現象的段落,突出一個“堵”字#65377;加強養護,使用灌縫料進行多次重復填堵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各種縫隙,以防止水的滲入#65377;二是對已發現唧泥現象但較輕的段落,突出一個“填”字#65377;采取壓乳瀝青的方法來進行補救#65377;信陽公路局在312國道信陽東段實施該方法,通過近年來的觀察有明顯效果#65377;經調查發現,壓乳化瀝青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能填充板底的空洞,減少滲積水的存儲空間,起到傳荷,支承作用,并在遭水浸蝕破壞的石灰土,上面形成新的封層,防止滲積水對石灰穩定土的繼續破壞;第二,乳化瀝青在破乳的過程中,在水泥混凝土面板的縫隙中形成下大上小的瀝青“反楔”,有效地阻塞了滲水渠道,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時減弱了,滲積水在車輪荷載下產生高壓,延長了界面縫的養護周期,節約了養護資金;第三,乳化瀝青能固化破壞后形成石灰土顆粒,防止細集料失散形成瀝青土#65377;三是對于嚴重唧泥段落突出一個“疏”字,對水泥混凝土面板與瀝青硬化路肩結合處理即“黑白”界面處進行處理#65377;據調查得知,一般是由于施工時該部位碾壓不好,壓實度較低(平均不到80%),硬化路肩的瀝青碎石在鋪筑之后,經車輛荷載的作用,界面位置不時下沉,屢沉屢補,大部已形成空洞#65377;與此同時,大量的雨水從界面處灌入#65377;這些水使施工質量欠佳的石灰土迅速破壞而形成泥漿,從而成為最嚴重的唧泥源#65377;為此,應該采用硬化路肩局部處理的方法,對界面處的硬化路肩基層進行補強#65377;具體做法為:在靠近水泥混凝土面板的一側開挖橫向寬度為50cm,深度為24cm(與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相同)的短形溝,下部用孔隙率為22%,厚度為14cm的孔隙混凝土作為縱向排水結構,主要排除板下滲積水,上部用10厘米,30#的水泥混凝土作為面層#65377;這樣不但“黑白”界面處的黑色路面強度得到提高,而且在硬化路肩上設橫向的排水暗溝,作為橫向排水結構,這些縱橫交錯排水結構,形成了整個路面結構的排水網絡,可以有效地排除通過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各種縫隙及“黑白”界面處的黑色路面強度得到提高,而且在硬化路肩上設橫向的排水暗溝,作為橫向排水結構,這些縱橫交錯排水結構,形成了整個路面結構的排水網絡,可以有效地排除通過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各種縫隙及“黑白”界面處滲透到基層頂面的滲積水,消除了主要的唧泥泥源#65377;
(作者單位: 河南省泌陽縣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