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塊地方,讓人想念,總有一塊地方,來了就不愿離去,因有這一風(fēng)景,讓人融入其間。 踏上浙西安吉這塊土地,迎面相邀的是那一片片層層疊疊、鋪地蓋地的竹海,那碧綠蒼翠、挺拔俏麗的青青毛竹,宛若一個個亭亭玉立、笑容可掬的禮儀小姐,微風(fēng)中她們輕搖裙帶,喃喃細語,向遠方來客致意問好。
其實我家的院前屋后亦有三五毛竹,然而那僅是點綴而已,不成氣候。只有這縱橫數(shù)百里、四時不凋茂盛常青的竹海,才讓你感受到生命的張力,勃勃的生機。在這里無論春秋四季,日明月缺,她都讓你享受到生命的綠色和怡人的風(fēng)情。如有閑情逸致,不必匆忙,可隨意走走,最好是一個人徒步率意而行,若在夜間,不必滿月,只需邀一彎新月,懸掛天邊,再有七八顆星,三五蛙聲,游走在山路小徑竹林之間。聽山泉潺潺水聲,看竹葉上月色鍍就的一層冷艷的銀輝。若在夏夜,盡可將赤足插入泉水之中,享受清涼,揣摩那清風(fēng)戲竹葉的摩沙聲,冷不防竹林間會有三兩只夜鳥躥向天空。 安吉是竹的天地,層層竹林,連綿不絕,接天連地,莽莽蒼蒼,氣象萬千,它們根連根,枝接枝,葉靠葉,即使在冬日萬物沉眠之時,竹根也在地底下運行,萌發(fā)新的生命。農(nóng)諺說:清明出筍,春雨長竹。一夜春雨沙沙落,萬棵嫩筍破土出,一場春雨過后,嫩筍會頂開堅硬的土,掀開石塊,挺起柔嫩的身子,迎著燦爛的陽光,伸出碧綠的筍尖,綻開生命的綠色。而蘇醒了的老竹也會煥發(fā)生命的青春,伴著春雨春風(fēng),它們以生命的綠色打扮了美麗的春天。
隨著春深雨濃,和煦的春風(fēng)貼著山涯,走進深山,那滿山遍野的嫩筍,見風(fēng)就長,見光就躥,一天一個樣,把整個大山擠得個滿滿當(dāng)當(dāng),這茂盛繁密的新生代,給這終年常青不凋的大山,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就這樣一年一年,生生不息,造就了安吉這片竹海,給這塊土地永久的綠色和勃勃的生機。
安吉是竹的海洋,風(fēng)靜處,近看她是一道道寧靜的港灣,遠視她是一道道凝固的瀑布。春風(fēng)初度時,群竹起舞,鋪青疊翠,層層竹濤,涌向天際,把天映得一片碧藍,那天邊的白云又仿佛是片片白帆游走在綠色的大海。若在冬日,蕭蕭山風(fēng),呼嘯竹林,如濤聲洶涌,如風(fēng)雷激蕩,又似萬馬奔騰,讓人感到竹海的壯烈和豪放。這就是安吉的竹海。
竹,品質(zhì)高雅,氣節(jié)高而虛心,多奉獻而少索取,有君子之風(fēng)。比之梅,不但可觀賞更有實用價值,一直為人類所喜愛。她凈化美化了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保持了生態(tài)平衡,安吉由此成了人類最理想的家園。
離開安吉,依然懷念那片竹海。真想將安吉的那一叢竹林,移向屋前栽,可惜城市的鋼筋水泥構(gòu)筑使我懸在半空中蝸居,無奈只得請一盆纖細柔弱的金絲竹于案頭,聊補對竹海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