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慶縣地處北京的西北部,是北京的上風上水,擔負著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責任。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準確把握延慶作為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加大科技投入,壯大科技人才隊伍,依托生態環境建設,依靠科技進步,大力實施生態文明戰略,探索出一條具有延慶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我們全面實施生態文明戰略,把工作的主要著力點放在四個方面:
一是全面保護生態環境。以創建全國生態縣為龍頭,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不斷擴大延慶生態優勢,幾年來,全縣林木綠化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2007年達到70%,濕地保護面積達10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76%,連續多年保持全市領先。我們準備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把媯河生態休閑走廊、官廳水庫生態庫濱帶、北山生態休閑觀光帶、龍慶峽下游森林公園四大生態景觀走廊打造成全市生態建設的精品和亮點,帶動沿線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農村建設。
二是加快發展生態經濟。不斷加大科技成果引進與轉化力度,著力打造生態產業。全縣58個農產品獲得無公害食品認證,17萬畝糧食作物、2.6萬畝果樹、5000畝蔬菜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歸原牌有機奶、前廟有機葡萄、大莊科有機蜂蜜和舊縣有機蔬菜陸續投放市場,延慶成為首都新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生態友好型工業,引進風力發電機葉片、太陽能等高科技新能源技術項目,建成了新能源和環保產業基地,三年來工業產值年均遞增25%以上,入庫稅收年均遞增35.5%。抓住奧運契機,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帶動旅游產業升級。
三是精心建設生態城市。科學確定城市規模和發展布局,合理控制人口增長,為宜居城市建設打好基礎。以媯水河、三里河的生態景觀建設為重點實施一批綠化美化工程,塑造山水相間的園林城市風貌。扎實推進生態文明新村建設,大力開展田園綠化和村莊美化,建成12個環境優美鄉鎮、376個環境達標村、53個綠化美化村。
四是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廣泛開展群眾性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實施十四項群眾性創建工程,大力普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科學知識,營造有利于生態建設的社會氛圍,努力使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層面,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幾年來,縣委、縣政府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統籌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先后榮獲首批國家生態示范區、全國綠化模范縣、首批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中國北方控制農村面源污染示范區、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運行國家示范區稱號。
我們相信,通過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培養科技人才隊伍,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堅定不移地走文明發展之路。延慶的天空會更蔚藍,空氣會更清新,河流會更清澈,環境會更美好,人民生活會更幸福,延慶的經濟社會將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