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信息化是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加速器,科技惠農又為農村信息化注入新的內涵,北京愛農信息驛站從農村實際出發,把農村科技需求熱點作為信息化發展重點,建立農村科技協調員隊伍,健全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村科技致富注入了動力與活力。
把農村科技需求作為信息化發展重點。科學發展觀,發展是第一要務。信息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市場需求。農村信息化的發展,在于建立科技服務體系,找準農民的科技需求,打造農村信息化中科技致富的運作模式。
北京愛農信息驛站是北京市政府為民辦實事折子工程和新農村建設折子工程之一,是北京市科委2005年底啟動的重大科技項目——信息助農綜合服務網絡建設工程的主要載體。農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信息?什么樣的信息讓農民離不開?愛農信息驛站經過大量的農村科技需求調研,將農民的科技需求歸為四類:一是緊貼農民生活的熱點需求,如產品收購與代銷售、市場信息查詢渠道的信息需求;二是具有普適意義的科技需求,如實用技術培訓,農民提出需要了解各地推行科技成果的好做法等等;三是個性化的需求,多數農民不滿足于現有的培訓形式,希望接受針對當地產業的個性化培訓,尤其對互動式培訓感興趣;四是反映發展趨勢的需求。愛農信息驛站把這些農村科技需求作為信息化發展重點,在3年的探索實踐中,確立了“從農村科技需求出發讓農民致富”的服務宗旨。
把培養科技協調員作為農村信息化人才建設的創新點。農村信息化一直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難題,而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是建立農村信息化人才隊伍,實現科技信息與農民有效對接。因此,愛農信息驛站把培養科技協調員作為發展農村信息化人才建設的創新點。發揮鄉土人才的優勢,搭建信息化平臺,帶動農民科技致富。
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武裝農村科技協調員,使之成為科技二傳手,在依靠科技致富的同時,傳播科技成果帶動農民從“小富”中走出來,走共同發展的“大富”的做法,是農村信息化發展中人才建設的創新之點。
把健全信息服務體系作為支點實現科技惠農。農村信息化不僅是裝備網絡、計算機和推廣應用系統,更是一場深刻的產業革命,要憑借信息化手段,打通農業產業鏈條,聯結分散經營的農戶,更有效地組織農業生產。因此,愛農信息驛站從城鄉統籌出發,以健全信息服務體系為支點實現科技惠農。
提供全新信息化服務手段取得科技惠農實效。通過驛站體系建設,拓展了農村信息化網絡的渠道,在應用服務上推出了富農信息配送服務、助農遠程教育服務、便農電子支付服務、信息樂農網上咨詢京郊游的應用系統,以此打造綜合服務“三農”的新理念,為京郊農民提供了從生產到經營,從學習到生活的全新信息化服務,取得科技惠農的實效。
愛農信息驛站的實踐表明:農村科技信息惠農是值得倡導的模式。它為發展現代農業找到著力點,帶來活力、動力、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