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完藥就吐了,要不要再喂?中藥和西藥能不能一起吃?孩子一看見藥就哭怎么辦?……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不妨進來看看!
做媽媽的,都曾為孩子的吃藥問題犯過難,發過愁。兒科醫生的解答,能幫你解決這些難題。
1孩子吃藥后吐了,要不要再喂?
要再喂一次。不用擔心再喂一次會造成藥物過量,因為嘔吐通常是在孩子剛吃完藥后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內發生的,這時藥物還沒有被吸收或只吸收了很少的一部分。再者,常用藥物都有很大的安全用藥范圍,常用劑量一般為中等劑量,而且是分次吃的,所以再喂一次也是安全的。
2多大的孩子可以教他吞藥片和膠囊?
通常要等孩子上幼兒園大班后再教他吞藥片,先從小片開始,前提是一定要在孩子高興和愿意的時候教他,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勉強。如果孩子被藥片噎住或嗆住,要趕緊拍背,停止訓練,等孩子大些再試試。
3不小心吃了過量的藥怎么辦?
如果是常用的感冒藥、消炎藥、維生素類,即使吃過了一倍的劑量也不用擔心。在用藥時有時會建議“首劑加倍”,這樣可以迅速達到有效的濃度,避免藥物在血液中迅速衰退。如果吃的藥物相對安全, 比如抗生素或維生素類, 量不是特別大,可以多喝水,促進藥物排泄,密切觀察病情。如果吃的藥量大大超過了安全倍數, 要趕緊去醫院進行催吐、輸液等治療。
4藥能不能和牛奶、果汁兌到一起吃?
除非一些說明書里注明了可以混著吃的,很多藥物和牛奶、果汁混合后,可能會出現凝結現象,或者降低藥物的治療作用。加之喂奶與喂藥同時進行會影響孩子的食欲,所以最好還是單獨喂。藥苦的話可以放少許白糖。
5中西藥能一起吃嗎?
中藥和西藥要差開時間吃,因為中藥里有許多成分會和西藥發生反應。比如含有鞣質的中藥如石榴皮、山楂、烏梅等不能和紅霉素同時吃,因為鞣質中的某些成分與酶類及菌類結合后,會生成鹽酸沉淀物,使藥物難以吸收,影響療效。差開半小時或更長時間吃是比較安全的方法。
6看見藥就哭,藥到嘴里就吐出來怎么辦?
現在藥物品種越來越多,可以選擇味道好、效果也好的藥物, 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喂苦藥時一定要耐心,不能打罵孩子。小嬰兒可以買專用的喂藥器;小一點兒的孩子可以采用“偷梁換柱”的方法,如在他玩的時候或給他喂果汁的中間插入藥物,孩子可能不會注意到;大孩子要耐心勸說,并給予適當的獎勵或鼓勵。如果不是要求飯后服用的藥,可以在孩子餓的時候喂,這時孩子的胃是空的,喂下去不容易吐出來。
7沒有注明兒童用量的中藥可以給孩子吃嗎?
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孩子的肝臟、腎臟等“排毒器官”都不如成人,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如果沒有標明兒童用量,說明這類藥物沒有做過臨床實驗,安全性不明,家長更無法估計合理的用藥劑量。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喂一些大人的藥物,認為減量吃就行,這是不正確的。具體能不能吃某種藥物,一定要先問醫生。
8送藥的水量是不是一定要按說明書吃?
如果說明書要求了水量,一定要按說明喝,比如治療腹瀉的思密達(蒙脫石散),要求50 毫升水沖一包,否則濃度不合適,起不到作用。大多數的藥物沒有注明水量,就可以根據情況自己掌握。小寶寶的胃容量有限,而且生病的時候胃腸功能不如平時,所以,以把藥送下去為原則。
編輯/ 覃靜(qinj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