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去年得過痱子,今年還會得嗎?有沒有辦法不讓寶寶長痱子?長了痱子怎么辦?……到了夏天,痱子問題又開始令媽媽們煩惱了!
與痱子密切相關的2 大原因

1.出汗多
夏天氣溫過高,空氣濕度大,加上寶寶活動量大,所以寶寶出汗比較多。而出汗多是導致寶寶長痱子的最直接原因。
2.汗液長時間停留在皮膚
寶寶出汗后,如果汗液不能及時蒸發或被擦掉,過多的汗液就會長時間停留在皮膚表面,使寶寶的皮膚角質層發生浸漬,導致汗腺導管口閉塞。由于汗腺導管口被堵住了,分泌的汗液不能排出,而汗腺還在不停地分泌汗液,導致汗腺導管內壓力增高而發生破裂,于是汗液便進入了周圍的皮膚組織,引起局部刺激,就會在皮膚表面出現許多小紅疙瘩,這就是痱子。
痱子分為3種:
晶痱
紅痱
深痱
大多數寶寶患的是紅痱,晶痱和深痱很少見。
父母必讀溫馨提示
痱子有合并皮膚感染的可能性。當寶寶出現發燒、耳后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痱子表面出現淺表性小膿皰,或寶寶的頭皮、前額等部位出現黃豆大小甚至更大的紅色痛性大疙瘩時,說明寶寶的痱子可能合并了皮膚感染,要及時去看皮膚科醫生。
防止寶寶長痱子的2個關鍵
去年寶寶不長痱子,并不代表今年就一定不長;也不是說去年長了痱子,以后年年都會長。要想讓寶寶過個沒有痱子的夏天,關鍵還是預防得當。
1.避免寶寶出汗過多
夏季上午 10 點~下午 2 點之間室外溫度很高,這個時間段內盡量讓寶寶在室內玩耍,不要外出。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可以用空調降低室內溫度,這樣能有效減少寶寶患痱子的可能。注意室內溫度與外界的溫差不要過大(一般以降低 5℃為宜),并定時開窗,通風換氣。
要給寶寶穿質地好的純棉衣服,因為純棉服裝透氣、吸汗。寶寶夏季的衣服要寬大一些,便于通風及汗液揮發。寶寶出汗后,要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另外,如果寶寶頭發很濃密,會影響皮膚散熱,容易長痱子。可以給寶寶把頭發剪短些,但盡量不要給寶寶剃光頭。因為剃光頭時,刀片容易把頭皮刮傷,引起皮膚感染。
2.讓汗液及時揮發掉或被清洗掉
目前有資料顯示,只要一天當中保證寶寶有 8 小時少出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痱子發生。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其實,寶寶出汗也不怕,只要讓汗液及時揮發掉或清洗掉就行。
夏天可以每天給孩子洗兩三次澡,洗澡本身就可以降低體溫,同時可以將皮膚表面的汗液洗掉。但不要頻繁使用浴液、香皂,以免皮膚表面油脂流失過多,只要用清水將汗液洗掉就行。洗澡時間不要太長,控制在 10 分鐘左右。洗澡后用柔軟的毛巾將寶寶的皮膚擦干,尤其注意一定要將寶寶的脖子、腋窩、大腿根等皺褶部位的皮膚擦干,不要殘留水分。擦干后,皺褶部位可以適當撲點兒爽身粉或痱子粉,保持皮膚干爽。
帶寶寶外出玩耍時,別忘了帶上一把扇子,經常給他扇一扇。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寶寶的汗液及時揮發,防止長痱子,同時還可以防止蚊蟲對寶寶的滋擾,可謂一舉兩得。
長了痱子,2 個護理要點
1.皮膚護理
勤洗澡。在寶寶的洗澡水中適當加入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如消暑去痱水、十滴水等,對治療痱子有一定的作用。我國民間有用馬齒莧煮水后給寶寶洗澡治療痱子的做法,也能防治痱子。
勤換衣服,毛巾、枕巾、床單等生活用品也要經常清洗更換,以保持寶寶皮膚的清潔衛生,防止皮膚感染。
勤洗手、剪短指甲。痱子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癢感,搔抓會加重皮膚炎癥反應,導致寶寶的痱子加重。如果寶寶指甲過長,搔抓時還有可能會抓破皮膚,增加皮膚感染幾率。
在長痱子的地方可以適當外用痱子粉、1% 薄荷爐甘石洗劑等,每天用3 ~ 4 次,有一定止癢、吸收部分汗液和促進癥狀緩解的作用,但不可過度使用,否則有可能增加皮膚損傷,導致痱子加重。
2.飲食調節
給寶寶多喝綠豆湯,或用金銀花沖水喝,有清熱、解毒、利濕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和治療痱子;將綠豆、赤豆和黑豆一起煮湯喝,也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
父母必讀相關鏈接
出汗,與生俱來的“本領”
除了口腔、眼睛等黏膜部位,我們全身皮膚都分布有大量的小汗腺,小汗腺分泌的汗液經過一條細細的管道(醫學上稱為汗腺導管,汗腺導管的開口處在我們的皮膚表面)而被排出體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出汗過程。
實際上,我們的皮膚一直在不停地產生汗液,只不過產生的汗液比較少,我們感覺不到。當天氣很熱或劇烈運動以后,皮膚分泌的汗液會明顯增多,這時我們才能感覺到出汗了。
隨著大量汗液排出體外,皮膚表面的汗液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的熱量,就能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所以出汗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領”,可以調節體溫,防止我們的身體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