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著后手腳抖動是什么原因?
Q.我家寶寶現在1歲9個月,他睡覺時,特別是白天午睡時,手腳經常不自覺地抖動一下,好像是受到什么驚嚇似的,抖動之后又繼續睡覺。這種現象經常發生在剛入睡時,睡熟后就沒有了。請問這是什么原因?
小燕
A:有的孩子在睡眠期間,有一部分腦細胞處在休眠狀態,另一部分腦細胞仍處在興奮狀態。此時,若出現燈光變換或聲響,都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手腳不自主地抖動,也有的孩子在沒有光線或聲音刺激的情況下,出現手指、眼瞼、腳趾不規則地抖動,一般持續時間都很短,在進入深度睡眠期后,這種現象就會消失。有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會在淺睡眠期出現手腳、肘腕抖動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睡眠生理現象,醫學名詞叫“睡眠肌陣攣”。如果孩子沒有其他癥狀,只是在睡眠初期偶有抖動,這不是病態,不需要治療。
雙腎盂增寬是怎么回事?
Q.我兒子出生前最后一次B超查出雙腎盂增寬。現在孩子快2個月了,體重、吃奶、作息、動作、大小便都很正常,請問需要帶他到醫院檢查嗎?出現什么樣的情況需要去醫院檢查?多大年齡檢查比較合適?
郁紅海
A:腎盂的主要功能是把經過腎過濾、重新吸收之后的尿液收集暫存,當尿液達到一定數量,腎盂被擴張后,便開始收縮,將尿液排入輸尿管,再經輸尿管的收縮將尿液排入膀胱內。
孩子在出生之前發現腎盂增寬有多種原因,其中最常見的是腎盂發育的個體差異。有大量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個孩子的腎臟發育狀況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發育個體差異的孩子,在出生后吃奶、喝水、排尿一切正常。另一種常見的原因是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或部分梗阻,是先天性腎積水的最常見原因。你的寶寶已出生2個月了,雖然現在吃奶、大小便正常,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有先天性腎發育不良的可能。因此,為保險起見,可以在孩子3個月之后給孩子再做進一步檢查。
雙眉間的紅印是什么?
Q.我女兒快8個月了,她出生的時候在雙眉之間有一塊手指印大小的紅印。開始我們以為是醫生接生的時候手指按壓留下的紅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現手指印并沒有下去。這個紅印平時不是很明顯,但是當孩子使勁時或者熱的時候就變明顯了。請問這塊紅印到底是什么?
木子
A:孩子出生時在兩眉之間即有指甲大小的紅印,如果紅印處高出皮膚,通常稱為血管瘤;如果不高出皮膚,多稱為“鮮紅斑痣”。由于孩子在哭鬧、用力時肌肉收縮,血管內壓力增高,血管擴張,所以紅印就變得更加明顯些。如果孩子全身其他部位都正常,只是在兩眉之間有點紅印,那么不影響孩子發育,但平常要注意觀察。如果到5歲左右仍不能自然消退,可到醫院做激光治療。
臉上、肩上有黑色絨毛怎么治療?
Q.我女兒出生時很漂亮,濃眉大眼,小嘴,頭發黑亮。可給她洗澡時我發現她的雙肩長有非常細密的黑色絨毛,媽媽說沒關系,因為我出生時也有這種黑毛,到一兩歲時自己就掉了。可我女兒現在3歲了,雙肩上的絨毛還沒消失,并且近距離地細看她的臉時,發現她面頰上也有細小的黑絨毛,額頭上的絨毛密密麻麻,從發際連到眉毛,嘴唇上邊也有。請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女兒的這些絨毛能消失嗎?如果不能自然消失,應該怎么治療?
小蓮
A:孩子身上在不應該有毛發的部位長有黑色毛發,通常稱為“多毛癥”。多毛癥的輕重程度相差較大,嚴重者常稱為“毛孩”,輕者不注意觀察不容易發現。多毛癥大體上分為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兩大類。先天性多毛與遺傳因素有關,比如父母毛發都濃密,其子女也都毛發濃密,即便是出生時毛發稀少,到了3歲左右也都會長出濃密的頭發。相反,如果父母毛發都稀疏,孩子多數也毛發稀疏。后天獲得性多毛癥,多與腦垂體、腎上腺、卵巢、甲狀腺病變及大量使用激素類藥物有關。
你女兒出生時就濃眉大眼,頭發黑亮,顯然是先天性的。這種多毛現象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疾病,因而又稱為“特發性多毛”,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多毛現象。現在孩子的多毛現象不嚴重,可暫時作觀察,如果到10歲左右仍有多毛現象,可采用脫毛劑或激光脫毛治療。
耳朵背后的小疙瘩是什么?
Q.我家寶寶快8個月 了。近幾天我發現她兩只耳朵背面(靠近發際的地方,不在耳朵上)都長了個疙瘩,像小豌豆那么大,不是很鼓。請問這是什么東西,如何讓它消退?
汰軼敏
A:8個月的孩子耳后發際處長有小豌豆大的小疙瘩,這是耳后淋巴結腫大。淋巴系統是人體的主要免疫系統,當受到抗原刺激時便會腫大。當細菌在淋巴結內繁殖時,可引起紅腫、化膿。
耳后淋巴結腫大的常見原因是中耳炎,頭部痱子、濕疹、毛囊炎,咽喉炎,牙周炎等,另外,感冒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頜下、耳后淋巴結腫大或發炎。如果孩子患有上述疾病,在出現耳后淋巴結腫大的同時還會伴有相關疾病的癥狀。比如,因中耳炎引起耳后淋巴結腫大,孩子會時常用手去抓耳朵,耳道口處會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因痱子引起的耳后淋巴結腫大,孩子頭皮處會有多處小紅點。
現在孩子沒有其他任何癥狀,只是耳后淋巴結腫大,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可以不用治療。如果發現淋巴結紅腫、疼痛,有可能是淋巴結發炎,需要及時治療。
為什么皮炎、濕疹、哮喘都找上孩子?
Q.我的孩子剛滿6歲。他從小就長濕疹,每年5月份到8月份都犯。4歲半得了一次肺炎后就經常發燒,后來又患了變異性哮喘。現在哮喘基本控制住了,也能接受少量的魚、蝦。可上學后,學校要求統一吃盒飯,濕疹又起來了。去醫院看,說是“特應性皮炎”,甚至連游泳都被迫停了,因為醫生說水中的“氯”會刺激皮膚。而且,應該接種的流腦、百白破、麻疹疫苗,學校和防疫站都不給接種。我們都沒有家族史,孩子怎么會有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預防針真的不能打嗎?
小夏
A:從你的描述看出,孩子屬于過敏體質。孩子的特應性皮炎、哮喘、濕疹,都與過敏有關。過敏體質有遺傳性,但也不是100%。據有關資料統計,父母都無過敏反應者,其子女出現過敏體質的發生率為13%;父母有一方有過敏反應者,孩子出現過敏體質的概率為38%;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反應者,孩子的發病率為58%。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化纖織物的增加及寵物飼養量的增多,過敏反應性疾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增加。能夠刺激人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物質很多,食品類如魚蝦、貝類、牛奶、花生;植物類如花粉、黃蒿、律草、法國梧桐樹、漆樹等;動物類如動物皮毛、羽毛、蟑螂排泄物、塵螨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完全避免接觸這些致敏物質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部分人反復發病。
目前雖然治療過敏性疾病的藥物很多,但都是只能暫時緩解癥狀。最好的方法仍是盡量避免接觸致敏物質。你可以帶著孩子到醫院做一下過敏試驗,看看孩子究竟對哪些物質過敏,然后根據檢查結果,避免接觸過敏原。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哮喘疫苗、胸腺肽等。
關于預防接種,我國疫苗接種禁忌癥的基本原則是:既往有明確過敏史的兒童,一般不予接種。
如果您有問題需要向專家請教,歡迎給我們來信,或者發郵件至health@bphg.com.cn,我們將有選擇地將問題收集發給醫生,并刊發在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