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的創新會給企業帶來新的活力,無論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都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有利條件,要想創新企業文化就要及時發現問題、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提升獨具特色的創新內容,為企業的長足發展鋪平道路。
[關鍵詞] 企業文化 個性化 研究對策
加入WTO,標志著我國已經完全步入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在這種條件下,市場經濟的特征必將日趨顯現,企業之間競爭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呈現出日趨激烈的態勢。
在此前提下,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追求差異化的戰略,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在獨特的企業文化的層面上。企業文化重視人的因素,強調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種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長足發展而努力,并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文化的大環境產生作用。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的辯證關系
從企業的層面上來看,企業文化是企業所依賴的一種文化價值觀。企業是一個經濟實體,企業里的一切圍繞著生產和經營展開活動,在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中無不充滿著文化的氣息,文化的價值觀始終主宰著企業的一切營銷活動和它的經濟價值觀。企業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溶入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企業文化的抽象性,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其實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企業員工個人的層面上來看,企業文化是員工行為的指導思想。現代企業里的員工,已不僅僅只想通過勞動從企業中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他們還需要被社會和企業認可,并有一種個人的成就感和歸屬感。企業是員工賴以實現自身價值的環境寄托,讓員工們認識到企業是自己的企業,這就是好的企業文化產生出來的積極作用。企業文化就是全體員工認可和共有的企業核心價值,它規劃了員工基本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并漸漸將其演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規則。這樣的企業文化能使企業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二、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誤區
1.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內涵
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是影響企業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沖突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這其中滲透著創業者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凝結了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集體形成的經營理念。將這些理念和價值觀通過各種活動和形式表現出來,才是比較完整的企業文化。
2.企業文化流于形式而脫離企業管理實踐
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靠形式來營造企業氛圍,而與企業管理無關。其實,企業文化是以文化為手段,以管理為目的的。因為企業是實體組織,它不同于教會的信念共同體,而是要依據生產經營狀況和一定的業績來進行評價。精神因素對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企業生產效率及企業發展固然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這種影響不是單獨發揮作用,是滲透于企業管理的體制等各個方面,并通過協調整合共同起作用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價值觀是貫穿在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的,并與企業環境變化相適應,因此不能脫離企業管理的實踐。
3.忽視企業文化的個性化創新
企業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綜觀許多企業的企業文化,方方面面都大體相似,而缺乏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其實,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所處環境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做出反應的策略等的方式都會不盡相同。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業文化側重點應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類型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三、全面構建企業文化應該注意的問題
1.企業文化的構建要以人為本
企業中蘊含著某種有價值的獨特文化因素,這是任何一個企業在創辦或運行過程中都會有的因素。如:有的員工非常愛護自己的機器,有的員工上下班非常準時,有的員工特別節儉,有的員工喜歡著裝樸實整潔,有些員工非常喜歡學習新的知識,甚至業余時間自費去“充電”,有的員工喜歡鉆研,有些員工善于團結同事,配合領導工作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好的文化現象。我們的管理者通常不會特別注意這些事情,只有善于培育企業文化的管理者,才會知道它們的價值,發現它們的價值,因為它們是企業文化形成的基礎要素。好的企業文化,就是在一些瑣碎的積極要素基礎上成長起來的。
對于企業文化因素,應該從本企業的長期發展、總體目標的實踐過程中得出,而不應該從外部引進、移植或領導拍腦門敲定的。企業文化是內在的,集體的、核心的、深層次反映企業精神的結晶。好的管理者應善于發現本企業積極的文化因素,能夠慧眼識珠。
善于總結和發現企業發展中的標志性事件、典型案例與代表性人物品格、思想、選擇恰當的方式和途徑傳達給全體員工,使他們努力理解這種文化表現。員工接受與否是企業文化形成的關鍵。當然,管理者本身沒有文化潛質則很難發現企業文化的因素,即使看到一些文化因素也難以與之產生共鳴。管理者要利用各種渠道將企業文化滲透到員工的工作和活動中去,目的就是讓員工了解企業文化的來源和作用,從而接受企業文化。
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認同,要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體現出來,而表現在日常的工作中。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使員工產生自覺行動,沒有外在約束,這時的企業文化才算初步建立起來。員工的自覺行動是企業文化初步建立的標志。當然,企業每一項經營戰略的實施、每一件高質量的產品都要靠全體員工的有效工作來實現。要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員工的文化教育和業務培訓,并教育引導員工樹立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增強責任心。企業要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有企業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以各種活動為載體,豐富員工的團隊精神,提高企業凝聚力。
2.企業文化要不斷創新
企業文化一旦建立起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領導者的關鍵作用和員工的主體作用缺一不可,員工的主體地位不可忽視和動搖。強調突出和依靠主體,就是要注意吸收員工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創造的特色文化資料,注意發現和升華員工在工作中創造的閃光點,不斷充實企業文化的內容。
創新是企業活的靈魂。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特點和生命力,是企業價值觀的內核,它與時代的發展和環境變化同步。把創新這個內核植入企業價值觀,全方位融入企業文化諸多要素和建設企業文化的全過程,培育全體員工的創新精神,使創新成為企業的品質,這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始終關注的焦點問題。創新作為一條成功的共同經驗,存在于各個企業的個性化實踐中,以本企業特有的表達方式、實踐式和實際效果表現出來。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要激發和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同時為其提供創新的外部環境,大力推進企業的經營理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由于企業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企業不能固守一種固定文化表現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質不變,又要不斷創新它的表現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內容,這是企業文化獲得鞏固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總之,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的程度,培養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應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當務之急。所以,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注意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提升獨具特色的創新內核,使企業在競爭的大環境下得以長足發展,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武克華馬海敏張淑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四點戰略措施.經濟導刊,2004年第4期
[2]冉苒雷環:創建新時期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社會主義研究,2002年第4期
[3]宋養琰陳鳴:打造和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經濟快訊,2002年第37期
[4]劉光明: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第一生產力.中外管理導報,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