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質減量化是工業生態學追求的目標之一。針對我國包裝制品的生產和消費現狀及產品的過度包裝,以物質減量化為原則,從節約資源和減少包裝廢物排放的角度,提出實現產品包裝減量化的方法及對策。
[關鍵詞] 工業生態學 產品包裝 物質減量化 環境影響
我國包裝制品的生產和消費巨大,紙包裝制品年產量已超過1400萬噸,塑料、金屬和玻璃等包裝制品均居世界第四位。大量的包裝廢棄物及其處理,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日益嚴重的污染。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垃圾,有30%是包裝廢棄物,其數量達到2500萬噸,而包裝用的塑料制品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被土壤吸收。由于產品包裝中存在大量的設計不合理,包裝選材不當和過度包裝造成的對資源的浪費及其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則更加嚴重。
一、基于工業生態學的物質減量化原則
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產品單位功能所消耗的能量和物質原料,以減少進入自然生態系統中人類所產生的物質流量, 即工業生態學所追求的物質減量化目標。
基于物質減量化原則要求在滿足對產品保護、方便、銷售等功能的條件下,采用用量最少的適度包裝,從而達到節約資源和減少廢物排放的目的。
二、與物質減量化原則相悖的產品過度包裝
產品過度包裝一般表現為:包裝體積過大、用料過度過量、裝飾豪華多余等。對于過度包裝,一是由于我國物流過程中存在的野蠻運輸和裝卸;二是隨著包裝產業與產品市場的發展,一方面產品的更新和升級刺激了對包裝的需求;另一方面,包裝的改進也對產品的銷售和利潤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生產商可以利用商品的華麗外表吸引消費者,還能借此提升“身價”,增加利潤。有些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往往由于商品的精致包裝而認為其質量一定上乘,使得一些生產廠商更加注重產品外表而忽略了其內在質量;三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消費者追求商品包裝的豪華氣派,以滿足虛榮的消費心理,從而產生包裝豪華多余。
三、面向物質減量化原則的產品包裝
1.制止過度包裝,提倡適度包裝。產品的過度包裝增加了原材料消耗及加工制造成本、裝卸和運輸的成本,更進一步地增加了包裝物廢棄后的回收再利用和處理成本。在滿足一般包裝功能和外觀要求的條件下,制止過度包裝,提倡適度包裝已成為包裝減量化的最低要求。
2.選用綠色包裝材料。包裝材料應無毒無害或含有量應控制在有關標準以下;優先選用資源消耗少,成本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利用、易自然分解,不污染環境、易輕量化的高強度包裝材料,減輕環境負荷。
3.包裝材料減量化設計。在美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包裝用五層瓦楞紙箱所占的比重大約為10%,三層箱是瓦楞紙箱的主流產品;而我國五層箱占80%,三層箱使用不多。以此為例,我們可通過采用減少容器厚度、薄膜化、輕量化等方法使包裝材料減量化。
4.合理的包裝結構設計。通過合理的包裝結構設計,提高包裝的剛度和強度,節約材料,滿足產品運輸的安全性要求。如箱形薄壁容器,可采用在容器邊緣局部增加壁厚的結構形式提高容器邊緣的剛度;采用瓦楞狀的結構,減小容器側壁的翹曲變形等,達到減小壁厚,節省材料的目的。另外,不同的包裝形狀對應的材料利用率也是不同的,合理的形狀可有效減少材料的使用,如球形、立方形和圓柱形等。
四、建立法律法規,治理過度包裝
1.明確過度包裝的“度”量標準。據了解,目前國外對過度包裝的控制手段有多種,例如對包裝的體積、重量等做出要求。歐盟就規定“包裝的體積、重量必須在滿足產品安全、衛生,并讓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情況下降到最低”。我國對于“過度包裝”的“度”量目前尚無明確的標準。根據不同產品的包裝特點,制定出科學的“度”量化標準,才能有效控制產品的過度包裝。
2.立法推動,遏制商品的過度包裝。治理過度包裝,許多國家都以包裝立法的形式加以規范。如法國制定了《包裝法》,對包裝成本均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即不得超過產品價格的10%~15%。日本的相關法律規定,若食品的包裝費用和包裝體積超過標準,就被認定是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商業欺詐。2004年12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了產品的制造者、進口者、銷售者、使用者對其產生的固體廢物承擔污染防治責任。一方面規定了對部分包裝實行強制回收制度,另一方面又要求組織制定有關標準,限制過度包裝。2005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發布了《月餅強制性國家標準》,限制月餅過度包裝。繼續加大和完善相應法規法律的建設力度,采取輿論宣傳,政策引導,立法推動等措施,促進產品包裝減量化的實現。
五、社會成員的環境責任與義務
遵循物質減量化原則,轉變觀念,保護環境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商品生產者必須消除過度追求因包裝帶來附加值的畸形觀念和意識,在產品包裝的原材料選擇、設計、加工、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中,注意節約資源,降低環境負荷。在商品的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要實行科學化管理,確保商品的安全、衛生。商品的銷售者要積極宣傳和鼓勵消費者購買“適度包裝”的商品。消費者應崇尚節儉,樹立正確的消費意識,舍棄追求表面奢華的消費心理而注重商品實際價值,抵制過度包裝;對于包裝廢棄物要正確處理,減少環境污染。
參考文獻:
[1]鄧南圣吳峰:工業生態學~理論和應用[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5
[2]李沛生:北京市產品包裝現狀與實施減量化、回收再利用、再資源化的對策[J].中國包裝工程,2007(2):29~33;2007(3):37~39
[3]尹鳳福喻子達劉振宇:綠色包裝及其設計[J].包裝與食品機械,2005(5):31~34
[4]王震楊凱:包裝廢棄物的全過程減量化控制[J].環境導報,20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