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6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了《對方便面價格串通案調查情況的通報》,認定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涉嫌組織策劃“方便面行業集體漲價”,已構成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責令方便面中國分會立即改正錯誤。
據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出版的《面制品通訊》,中國方便食品生產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年銷售收入占行業的90%。高市場集中度和成本的公開對稱性為方便面企業的合謀提供了可能。本文通過博弈的相關知識來研究方便面企業間價格串謀。
一、價格串謀
所謂價格串謀,是指企業之間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徑在定價決策中采取一致性行動,以提高市場勢力,使所有參與企業均達到最優。這通常是以損害消費者利益為代價的。方便面企業的價格串謀行為則是處于同一市場區域中的方便面企業之間通過正式談判或其他方式,在方便面產品定價決策方保持協調和一致,以使各方都獲取更多的壟斷利潤的行為。
二、方便面商價格串謀的方式及模型分析
方便面企業的價格串謀主要有兩種具體形式:一是價格領導;一是價格聯盟。結合方便面漲價的背景,本文我們將對價格串謀進行較為詳細地模型分析。
1.價格領導與方便面商價格串謀模型
假設:(1)市場上僅有兩家方便面生產企業,企業1(領導者)和企業2(追隨者)
(2)企業1先宣布其產量P,企業2根據企業1的價格也將自己的產品價格定為P
(3)企業的成本函數為,,
(4)
對于追隨企業來說,在價格為P時,它的利潤函數為,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追隨企業必須選擇產量q2,使得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即。有于=p,因此有=p=q2。由上述公式便可以確定追隨者的供給函數為,對于領導企業來說,它所面臨的剩余市場需求為由以上分析,, 因此,領導企業的利潤函數為,根據利潤
最大化的一階條件,得到競爭均衡為
分析可知,當價格競爭達到均衡狀態時,方便面市場上的價格領導型企業的定價決定了追隨企業的價格水平和各自的方便面生產數量。領導企業制定價格后,追隨企業則會接受并按照該價格來確定自己的最優生產量。隨后,領導企業會觀察到追隨企業的市場反應,領導企業再根據剩余市場需求確定使自己利潤最大化的最優價格。這一過程屬于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事實上,中國方便面企業一般根據自己的生產成本,主要參照其他大的方便面生產廠家的價格來確定本企業的方便面價格。在價格領導下,市場價格很少發生大的變動。
2.價格聯盟與方便面企業價格串謀模型
假定:(1)市場上僅有兩家寡頭方便面生產企業,企業1和企業2。(2)企業的成本函數為,企業1與企業2具有相同的邊際成本,。(3)市場的需求函數為.方便面進行價格聯盟的利潤模型為
由價格聯盟下必須滿足總產出的邊際收益等于兩家企業的邊際成本,即,。整理可得,,上式說明利潤最大化時兩家方便面企業的邊際成本相等,并等于總產出的邊際收益。又因為兩家企業進行價格聯盟,所以 .根據以上假設和公式可以求出方便面在實施價格聯盟時的產量、均衡價格和利潤。
將方便面企業在價格聯盟時候的均衡產出、價格水平和利潤與存在斯塔爾伯格競爭時候的均衡產出、價格水平和利潤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方便面企業進行價格聯盟后,市場上均衡的總生產量減少了,而均衡價格卻上升了,同時方便面企業的總利潤大大增加了。這說明在價格聯盟條件下,消費者支付了較高的價格卻獲得了相對較少的使用量,消費者福利降低了,而方便面企業生產了相對較少的方便面產量卻獲得了較多的利潤,方便面企業的剩余增加了??梢钥闯觯瑑r格聯盟是方便面企業對市場的一種理性反應和選擇,方便面企業具有強烈的動機希望進行價格聯盟形式的串謀活動,以獲得超額壟斷利潤。
三、分析
在中國方便面市場上,盡管價格聯盟形式的串謀行為所帶來的額外收益遠遠大于價格領導形式的串謀,但是這種私下協議所產生的價格串謀行為,具有很大的 “風險”:一是信息的流動性會使協議容易外泄;二是消費者對市場的認識能力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購買行為更加理性;三是依照顯示偏好原理,方便面企業在執行協議時的銷售行為會顯示出方便面企業的定價偏好,從而能夠使有關部門和消費者做出理性判斷。所以秘密性的價格聯盟協議在方便面市場的價格串謀活動中屬于少數,而更多的則是進行價格領導。
1.我們國家目前只有《反不正當競爭法》,沒有《反壟斷法》。出臺《反壟斷法》,制約壟斷企業及行業協會的壟斷和價格串謀行為。
2.政府不僅要管制企業的價格行為,而是應以促進可競爭性為重點,消除一切人為的、不必要的進入和退出壁壘,為潛在的新企業提供平等的參與機會,打破壟斷局面持久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謝識予:經濟博弈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3]李伯含:中國房地產業的市場結構與競爭行為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學位論文)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2006:104-1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