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是一種行為藝術
小妹要上職場,讓師哥師姐們指點幾招。小妹長得纖弱瘦小,站在一幫人中間影子都見不到;小妹比較內向,跟陌生人說話要臉紅;小妹干起活來慢條斯理,再怎么急也急不出來。小妹擔心自己由于這些先天的缺陷,適應不了辦公室的工作節奏。
師哥師姐們紛紛支招。一位師姐說,“馬弱被人騎,人弱被人欺”,女人天生是弱者,像你這樣的,平常的文件柜都夠不到上面第二層,捧個資料夾都要大喘氣,更不用說搬個打印機之類的東西了,受氣受累是肯定的。不過女孩子強出頭也沒多大意思,這個世界不是為女人設計的,更何況像你這樣的弱女子。沒別的辦法,你就本本分分打工,忍氣吞聲活著吧。
一位師哥說,錯!那叫“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馬弱了走都走不動,怎么讓人騎?沒人騎了,馬不就自由自在了嗎?所以除了天生病病歪歪的,弱,是一門行為藝術。把生活藝術化、詩意化,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楊柳隨風飄蕩,讓人感覺春意盎然;做人謙和柔順,使人覺得和藹可親。弱不在內心,是在表面上有意表現出謙讓、退讓、避讓,刻意保持低調和善,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再說了,你羸弱,別人就會憐香惜玉。你弱不禁風的樣子,男同事一定會憐憫你,到時肯定會幫你。
在職場,有時候示弱也是一種生存技巧和工作技巧。人家不把你放在眼里,也不會把你當成對手。你可以放開膽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準別人還會幫你一把,你就在一邊偷著樂吧。
弱的行動綱領
“這個世界是屬于弱者的,因為弱者最懂得適應。”
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美國通用公司前總裁杰克·韋爾奇。他算強者吧,可他承認弱者更容易適應這個千變萬化的社會。大家都說社會的生存法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并非僅僅只是強者生存。相對強者來說,弱者的天地更廣大遼闊。因為他懂得適應,所以他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懂得理解和尊重,懂得協商和妥協,他的要求和夢想更切合實際,能夠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
弱者能很好地調整心態,因為他知道有些東西如果不是自己的,爭也沒用。如果有意識地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就會想到誰贏并不重要,只要開心就好,就會想到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良好的心態,一門心思安心地做好該做的事,就是一個成功快樂的人。
接受比給予更重要
弱者最好的生存手段是借用外力。有一位名人說過,給予比接受更會感到幸福。反過來說,接受別人的關心、幫助比給予別人關心、幫助更重要,這樣一來會讓他感受到別人需要他、離不開他,讓他感覺到存在的價值。你只去幫助人,指使人去干這干那,只會讓人感到你很強勢,在你面前抬不起頭來。所以有時裝弱真的很重要:樂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故意去麻煩一下別人,大家的關系也能親近,何樂而不為呢?
弱者的最高境界
一位年紀稍大的師姐最后說,其實什么事情都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能干,合作才最重要。即使自己有能力,也要拋棄精英意識,放低身段,虛心求教,辦公室里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我現在的看法是,職場上需要果斷堅強,但柔弱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智者樂水,柔弱也似水。山給人一種震撼,而水會給人一種感動。辦公室不但是干活的地方,還是群體生活的地方,是開心的地方。職場也有溫情在,女人的特點就是柔情似水。這是一種浸潤,一份溫暖,一句低聲細語,一種不勝嬌羞的嫵媚,一種讓人疼愛的感覺。跟同事說話聲線柔柔的,就沒有了爭執,沒有了勾心斗角。真要有矛盾,就用心用柔情蜜意去感動他人,最終解決問題。這就是辦公室的和諧,就是弱者生存的理想境界。
(摘自《青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