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又名橄欖,在我國主產于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等地,成熟于冬、季,其果實為青色、形似紡錘的硬殼肉果。初食橄欖時會有酸、澀、苦感,久嚼則味轉清甜,滿口生津,而且經蜜漬后的橄欖更是香甜無比,味道宜人。
青果不僅是茶余飯后的食用佳品,同時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青果性平、味甘酸,可入脾經、胃經、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食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化刺除鯁之功,可治療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咳嗽痰多、魚骨鯁喉等癥。《本草綱目》申稱,“青果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鱉毒。”《本草再新》申稱,青果平肝開胃,潤肺滋陰,消痰理氣,止咳嗽,治吐血。《開寶本草》申稱,青果“生食煮飲并消酒毒,解河豚魚毒”。
現代研究證實,青果的營養十分豐富。其果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約是蘋果的10倍,是梨、桃的5倍。青果的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尤其適于婦女和兒童食用。冬春之際,是各種上呼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每日嚼食2~3枚鮮青果,對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外。兒童經常食用青果對其骨骼的發育也大有益處。下面就介紹幾則有關青果的藥膳方。
青果蘿卜茶
原料:青果250克,蘿卜500克。
做法:先將青果和蘿卜洗凈,蘿卜切成小塊,然后將青果與蘿卜塊一起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清肺利咽,對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及支氣管炎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戚青果蘆根茶
原料:咸青果2枚,蘆根30克。
做法:將原料加水2碗半煎至1碗后去渣取汁。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對流感、胃熱牙痛、肺熱咳嗽及咽喉腫痛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青果蔥白湯
原料:鮮青果60克,蔥白15克、蘇葉10克,食鹽少許。
做法:將原料加水2碗半煎至1碗。去渣取汁,再放入食鹽即可服用。每日1劑,分兩次服下。
功效:解表散寒、健胃和中,對風寒感冒、脘腹脹滿、嘔吐氣逆等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青果冰糖茶
原料:鮮青果60克。冰糖適量。
做法:青果洗凈后搗爛,再將搗爛后的青果與冰糖一起加水2碗煎至1碗。然后去渣取汁。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解毒利咽、清肺和胃、生津化痰。對燥熱咳嗽、咽喉腫痛、飲食積滯、酒毒積熱、魚骨鯁喉、小兒百日咳及腸風便血等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青果酸梅茶
原料:鮮青果60克,楊梅10克。白糖適量。
做法:青果及楊梅洗凈后加水3碗煎至1碗。去渣取汁,加入白糖調勻即可。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咳化痰、解酒化積,對急性咽炎、酒毒煩渴、頭痛、咳嗽痰多、胸悶氣急等都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