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之所以能對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產生積極作用,是因為北京奧運的籌辦過程,同時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弘揚過程。
那么,奧林匹克精神包含哪些理念、原則呢?
《奧林匹克憲章》對奧林匹克主義所作的解釋是,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這種人生哲學有著十分崇高目標,“奧林匹克主義是通過參與體育活動來實現的人的全面發展和實現社會進步與社會公正的人生哲學”。奧林匹克主義基本精神除了為大家所熟知的“更快、更高、更強”的超越精神外,還有“重在參與”的奮斗精神、公平競爭的協同精神、和平友誼進步的國際精神等。
重在參與的奮斗精神
1908年,國際奧委會在英國舉辦了第4屆奧運會。在馬拉松比賽中,意大利運動員皮特里雖然艱難跑過終點,但并沒有獲得獎牌。當時在現場觀看的英國王后為其精神所感動,特意頒發給他一個和冠軍一模一樣的獎杯。同時在場的美國賓西法尼亞的大主教彼德感言:“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最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取勝。”這一感言為顧拜旦所認可。顧拜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在生活中重要的是奮斗而不是獲勝,是盡力而為而不是戰勝別人”,強調比賽、奮斗的過程比競賽的結果更有意義,參與奧運會競技本身比取得勝利更有意義。它為奧林匹克運動普及與廣泛參與奠定了思想基礎。
把參與奧運,理解為只是獲得獎牌,這無疑不符合奧林匹克主義的精神。參與奧運,最重要的是能夠真實體現自身的水平,如果已經盡力了,發揮了自身最好水平,即使沒有獲得獎牌,同樣應當看作是勝利者。中國主辦2008年奧運會,當然要盡力爭取獲得奧運會的金牌,但不能以金牌多少論英雄,更不應將全部精力放在奧運會金牌的獲得上。如果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終獲得奧運會金牌總數超過美國,位居世界各國第一位,但參與體育運動的還只限于少數運動員,而不是全民族的廣泛參與,奧林匹克重在參與的奮斗精神沒有在全民族中得到很好弘揚,那么也不能認為就是充分體現奧林匹克“重在參與”奮斗精神的一屆奧運會。
重在參與的奮斗精神,對中國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離不開法治,離不開人民選舉,離不開公民的積極參與。特別是民主政治所涉及到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要內容,由于與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公民通過積極參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對干部實行民主監督,本身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在要求公民積極參與的同時,需要創造公民積極參與的社會環境,需要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從而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
公平競爭精神
公平競爭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基本形式之一。奧林匹克運動以競技運動為其主要活動內容,參賽者在競賽規則允許的范圍內,依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勝利。競技運動本質特征就是比賽與對抗。在直接劇烈的身體對抗和比賽中, 運動員的身體、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鍛煉與培養,觀眾也得到感官上的娛樂享受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但是,競技體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娛樂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競爭。公平競爭是競技運動的最高準則,只有在公平競爭基礎上的競爭才有意義。奧林匹克提倡在競爭中實現公正、平等原則, 唾棄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規范的行為。奧林匹克運動只承認一切符合公正原則的優勝,而對依靠不正當手段,如弄虛作假、服用違禁藥物、隱瞞性別;虛假比賽,相互串通、踢假球、下假棋、愚弄觀眾;賄賂裁判、賄賂對手,干擾甚至傷害對手等取得的勝利,一經發現將處以重罰。公正原則是參與奧林匹克競爭的行為規范,也是保證奧林匹克運動持續發展的基礎。
社會公正是和諧社會的基石,影響社會公正,也必然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例如,一些壟斷行業職工的收入遠遠超出各行業的平均水平,成為影響中國居民收入差距較大的原因之一;人才的選拔由于沒有體現公平競爭精神,使得大量的優秀人才難以脫穎而出;企業的所有制性質不同,政策環境也往往有所不同,使得不同企業的發展難以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等等。而要使公平競爭精神滲透在中國政治、經濟體制的方方面面,需要進一步加大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步伐、進一步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做到。
和平友誼進步的國際精神
“和平、友誼、進步”是對奧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也是奧林匹克主義的重要內容。奧林匹克運動通過體育活動把世界上不同國度、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進了解和友誼,促進了世界的團結與和平,從而為整個人類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范式,為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創造了和諧的國際環境。
奧林匹克五環旗代表五大洲的團結。五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階段不同,文化發展也有著巨大差異,奧林匹克主義所宣揚的和平友誼進步的國際精神,之所以能夠把全世界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的運動員凝聚在一起,與和平友誼進步的國際精神中所宣揚的平等、尊重、理解、寬容的精神密切關聯,而這些精神,對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平等。奧林匹克主義所體現的平等精神,是人類社會中的自由、平等、博愛三大最重要的價值理念之一在體育領域中的體現。奧林匹克平等精神的弘揚與傳播,是奧林匹克運動能夠吸引不同膚色、不同民族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二是尊重。奧林匹克運動作為一項國際性的運動,它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世界各國文化間的各種差異及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這些差異和問題又常常由于各國間在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沖突而強化。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將世界上所有的體育文化集中在一個狹小的時空范圍內,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尤為引人注目。差異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發沖突。而避免矛盾與沖突、化解矛盾與沖突的最好方法,就是對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尊重。
三是理解與寬容。奧林匹克主義對不同文化差異的尊重是必要的。但只有尊重還不夠,如果沒有對不同文化的理解,這種尊重也還只停留在表面層面上,只有對不同的文化差異有所理解,才會使尊重真正發自內心。只有通過理解,人們才能打破各自狹窄的眼界, 去認識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領悟到各個民族都有著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創造力,學會尊重其他民族, 以比較客觀和公正的態度去看待別人和自己,并虛心吸取其他文化的優秀成分。對一些不能理解的文化現象,或與本民族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的文化現象,還要學會寬容。只有理解與寬容,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人們看到的就不是矛盾與沖突,而是人類社會不同文化的百花齊放、千姿百態,從而使文化差異成為促進人們互相交流的動因,使矛盾成為互相學習的動力,從而使奧林匹克運動所提倡的國際交流真正得以實現。
奧林匹克提倡的和平友誼進步的國際精神,特別是其中所宣揚的平等、尊重、理解、寬容的精神,對中國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以平等原則為例,這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要求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利,但由于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成熟,公民的平等權利,特別是中國農村居民的平等權利,并未得到充分實現。取消農業稅、實行農村合作醫療、實施農村義務制教育等措施,是從經濟、社會權利來保障農民與城市人的平等權,城鄉選舉代表比例相同,則是提出了政治上的平等權。因為政治上的平等,最主要是選舉權的平等,有利于逐步消除城鄉差別。
尊重和寬容精神對和諧社會建設也有重要意義。尊重本身體現了深刻的人文精神。但卻在很長一個時期,尊重成了一種十分稀缺的資源,我們不懂得尊重,包括不尊重歷史、不尊重自然與社會規律,不尊重知識與勞動、不尊重勞動者權益,甚至不尊重自己的承諾,等等,不僅影響了和諧社會建設,也使整個社會付出了巨大代價。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寬容。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美德。寬容是原諒可容之言、饒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一個和諧的社會,一定是寬容精神得到充分體現的社會,也一定是色彩斑斕、文化多樣的社會。因為寬容精神,正是對文化多樣性和差異性的認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