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邊上》
楊絳著 商務印書館
很久以前,她的夫君錢鐘書先生寫過《寫在人生邊上》,《走到人生邊上》算是個回應吧!本書共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關注了神和鬼,人的靈魂、個性、本性,靈與肉的斗爭和統(tǒng)一,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融會了文學、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后一部分則由多篇散文構成。在《論語趣》一文中,楊絳提到,錢鐘書先生和她都認為,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顏回,最不喜歡的是不懂裝懂、大膽胡說的宰予。
《安邦之道:國家轉(zhuǎn)型的目標與途徑》
王紹光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中國正經(jīng)歷著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社會轉(zhuǎn)型,這是一個偉大的歷程過程,也是復雜的探索過程。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政治、經(jīng)濟、社會的長治久安和繁榮昌盛,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民主國家,是擺在學者和決策者面前的嚴峻挑戰(zhàn)。作為一個訓練有素并獨具眼光的政治學者,作者從九十年代初期就開始思考安邦之道的基本理論和對策,時有創(chuàng)新之見,在國內(nèi)外學術界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本書遴選作者十多年來對于相關主題的主要研究成果,從民主、公平與公民社會三方面完整地分析中國轉(zhuǎn)型的道路和未來方向,理論研究和經(jīng)驗考察并舉,對深刻理解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和變遷具有重要的價值。
《我所能做的是吶喊》
江平著 法律出版社
此書是江平先生最近幾年來在媒體、研究機構和大學的演講合集。“公權限縮”、“私權保護”、“社會權力”、“轉(zhuǎn)型期”、“中國法治”、“法律職業(yè)”、“憲法改革”等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語匯,從中可窺見先生經(jīng)年的期許與關切。因為是講演實錄,鋪卷展閱,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篇章都非常的耐讀,既免去了生澀晦暗,亦沒有什么時下流行的掉書袋。作者的講演——向多褒譽,邏輯與口才之外,那一份圓融然而激昂的慷慨可能是最令人稱道的。
《中國歷史的十六個片斷》
葛劍雄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本書是一本普及性的歷史著作。全書從春秋、兩漢、三國、南北朝、唐、五代、宋、明、清等朝代選取了十六個有代表性并對當時及后代歷史發(fā)生巨大影響的事件,夾敘夾議,以點及面,對中國歷史進行了一次照相似的掃描。本書雖然只有16篇,但涵蓋了從春秋到清末的3000年歷史,就好比是某個人一生各個階段的16張照片,能讓人粗略而直觀地認識到他的整個人生。
《貧窮的終結》
[美]薩克斯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書作者曾直接參與聯(lián)合國千年計劃等重大社會改革項目,對當前世界的貧困問題有深入的了解。他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為線索,指點玻利維亞、波蘭、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國家,向我們逐一剖析了導致貧窮的不同成因。不像學院派經(jīng)濟學家只顧沉浸于數(shù)字與圖表,在薩克斯看來,地理因素、財政陷阱、政府失靈、文化障礙、地緣政治和人口問題才是真正的病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