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風建設,是我黨歷來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干部作風好壞,關系到國家興亡、民族復興、社會安定。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繼續(xù)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的領導班子;切實改進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而干部作風建設是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切實改進黨的作風的重要內容。當前,全國都在積極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同志的十七大報告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干部作風建設,努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這是全黨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喜事。作風建設有何時代意義、怎樣提高干部作風建設的效果、如何保持良好的干部作風等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只有我們黨率領廣大干部群眾繼承和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以扎實的工作作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狀態(tài),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實現(xiàn)。
一、深刻認識新時期干部作風建設的時代背景、歷史緣源,增強干部作風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是我黨的光榮傳統(tǒng);良好過硬的干部作風,是我黨取得成功的法寶,是我黨取得勝利的銳利武器。我們黨自成立以來,都一直注重加強黨的干部作風建設,在不同的革命和建設時期,針對形勢和任務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民主革命時期,形成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優(yōu)良作風。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切實糾正了黨的個別干部中存在的“左傾主義”和“右傾主義”、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教條主義,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作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出臺了“三大紀律八項注義”,明確了我黨我軍的干部紀律。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要求。進入21世紀,黨中央一直關注黨的干部作風建設,江澤民同志要求黨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2001年9月24日至26日,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進一步提出了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02年,胡錦濤在西柏坡考察時,再次提出了全黨同志要做到“兩個務必”,爾后提出了“八榮八恥”、“科學發(fā)展觀”、“八個良好風氣”等這一系列的理論觀點,黨的十七大報告也對黨的作風建設進行了闡述,都是在于要著重加強黨的干部作風建設。這是新時期新階段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為全體黨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體黨員干部繼承和永葆黨的光榮傳統(tǒng)的時代使命。現(xiàn)在,我國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與否,貴在落實,關鍵在干部,正如列寧所說:“干部決定一切”。
二、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正確理解新時期干部作風建設的時代意義,為抓好干部作風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基礎和智力資源。
抓好干部作風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客觀要求。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到新的歷史時期,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理論武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揮棒”。發(fā)展問題,歸納起來是干部問題,干部問題歸納起來是作風問題。沒有好的作風,再好的思路和目標也會成為空想,再好的政策和措施也會大打折扣。可謂事業(yè)成也作風,敗也作風;干部形象好也好在作風,壞也壞在作風;人民群眾對干部的態(tài)度,敬佩的是作風,不滿的也是作風。作風正,事業(yè)興。只有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轉變?yōu)楦刹吭谏鐣髁x建設中各條戰(zhàn)線上的自覺行動,把理論武裝成果用于指導工作實踐,這就需要廣大干部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要作風硬,紀律嚴,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抓好各項工作。
抓好干部作風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到新的歷史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綜合國力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上升,國力明顯增強,尤其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我國社會各行各業(yè),也還存在諸多不足,如國企改革發(fā)展滯后、就業(yè)壓力增大、東西部發(fā)展不平衡、環(huán)境惡化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在這樣發(fā)展與矛盾共存的情況下,如何保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如何加強和鞏固改革開放以來的發(fā)展成果,如何改變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不利因素,解決發(fā)展中的矛盾和困難,“干部是決定因素”。在這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關鍵是要抓好干部作風建設,堅持“兩個務必”,牢記胡錦濤同志在全國政協(xié)十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八榮八恥”,多辦好事、辦實事,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各級黨員干部的神圣職責,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社會安康的同時,社會各行各業(yè)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和諧地發(fā)展,達到硬實力與軟實力協(xié)調共進,相輔相成,最終實現(xiàn)城市與農村之間、行業(yè)之間和諧健康地發(fā)展。
抓好干部作風建設,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必然之路,是貫徹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第三步走的戰(zhàn)略目標,要把農村建成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寨整潔、管理民主的新型農村,實現(xiàn)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fā)展,縮小城鄉(xiāng)差距。要實現(xiàn)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這些要求,沒有干部好的作風,不深人農村為群眾謀發(fā)展,辦實事,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是一句空話。只有干部作風實了,深入農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踏踏實實為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完善配套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文化基礎和政治民主基礎,這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實現(xiàn)。
抓好干部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面對世界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要永葆黨的先進性,進一步提高共產黨執(zhí)政能力的迫切要求。當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在通過各種途徑加強黨風建設,抓好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充分展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的任務還相當繁重,黨員干部隊伍中還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在工作中解決群眾困難力度不夠,提高應變能力還不夠強,尤其是一些長期不愛好學習的干部,在農村工作中掌握黨的政策和處理農村矛盾糾紛,幫助擬定經濟社會發(fā)展思路不清晰等問題。惟有促進干部作風的轉變,提高思想認識,才能永葆黨員干部的先進性,為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把握好“航向”,加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
抓好干部作風建設,是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緊迫要求。干部作風是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表現(xiàn),是領導干部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政績觀的具體體現(xiàn)。良好的作風是抵御消極腐敗現(xiàn)象、保持清正廉潔的重要保障,不好的作風往往是走向消極腐敗的起因。一個人思想上的變質、違紀違法行為的發(fā)生,往往是從生活小節(jié)的不檢點開始的。少數(shù)領導干部總認為作風問題是小事,結果由小錯釀成大錯。分析近年來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件,不少就是從作風上特別是生活作風上放松要求開始的。西方政治家就曾揚言,要把中國西化與和平演變重點放在第四代、第五代等更多代數(shù)人身上。因而,當今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如果沒有好的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就易被國外敵對勢力圖謀得以利用,難以抵制各種“糖衣炮彈”的功擊,反對鋪張浪費,倡導廉潔的生活方式。加之,近年來,我國干部腐化墮落現(xiàn)象依然存在,有些甚至發(fā)生在高級干部如陳希同、成克杰等高級干部身上。一些干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浪潮中,經不住金錢美色的誘惑,最終成為國家和人民的罪人。不斷抓好干部作風建設,迫在眉睫。惟有如此,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抓好干部作風建設,是我國應對國際國內復雜局勢和摧毀西方和平演變圖謀的迫切需要。20世紀末以來,隨著蘇聯(lián)社會主義解體,兩國爭霸已經終結,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從來沒有放棄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千方百計利用臺獨、疆獨、藏獨、法輪功等勢力,打著民主、人權的幌子,干擾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和社會穩(wěn)定,妄圖遏制我國的發(fā)展。加之,世界經濟、科技、軍事等競爭日益激烈,我國也面臨很大的壓力。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國外敵對勢力分化我國的圖謀尚存;國內社會治安環(huán)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防恐反恐也提到國家安全重要日程上來。如果干部作風不實,稍有不慎,就會給國家安全帶來影響,影響社會安定,影響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抓好干部作風建設,關系到國家的安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目標能否實現(xiàn)。
三、解放思想,提高認識,理清“八個良好風氣”和“五風建設”的哲學內涵
“八個良好風氣”和“五風建設”是辯證統(tǒng)一關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胡錦濤同志2003年12月17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上強調我們要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干部生活作風“五風”建設,今年初他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講話,深刻闡述了黨員干部要保持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即勤奮好學、學以致用,指的是學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指的是思想作風;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指的是工作作風;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fā)揚民主、團結并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指的是領導作風;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指的是干部生活作風。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是對黨的作風建設歷史經驗的集中概括和總結,反映了時代發(fā)展和形勢任務對領導干部的新要求,覆蓋了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干部生活作風建設的主要方面,為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提供了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八個良好風氣”,實際上是“五風”建設的具體化,具體要求,兩者之間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兩者既是作風建設要求,也是黨的宗旨的要求,是防腐拒變的基礎,是根本。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彼此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
四、實事求是,敢于正視當前干部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干部作風建設的針對性
虛報浮夸,作風不實現(xiàn)象依然存在。早在建國初期,我國就出現(xiàn)過浮夸風熱,什么“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等類似的浮夸口號。當前,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也存在類似情況,明明稅收任務沒有完成,偏偏說完成了,甚至超額完成了多少,同比增加了多少;辦幾件實事,硬說辦幾十件實事等等現(xiàn)象存在,要政績,欺上瞞下,濫竽充數(shù),損害黨和國家的利益,坑害群眾的利益,危害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形而上學思潮和形式主義現(xiàn)象較為普遍。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工作中存在和即將發(fā)生的問題,看不清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否定事物發(fā)展的聯(lián)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在工作中,有領導檢查工作來了擺擺樣子,做做表面文章,下鄉(xiāng)下村做工作,走馬觀花。一些地方和部門,上面開會,下來還是一個會,以會議貫徹會議精神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督促檢查落實不到位,有些干部即或是敷衍上面檢查工作,也是胡亂編一通數(shù)字,列舉事例,這叫未做工作編工作。
腐化墮落、官僚主義作風尚存。大吃大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到鄉(xiāng)村擺架子,耍威風,接受下級匯報工作沒完沒了,官僚主義可謂十足。
五、創(chuàng)新思路,完善機制,加快干部作風建設邁上持續(xù)健康運行的軌道
堅持領導帶頭,率先垂范,是干部作風建設取得實效的重要因素。“政者,正也,子帥己正,孰敢不正”。目前干部隊伍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不少是由于領導干部自身作風不正和抓作風建設不力引起的。己不正焉能正人?領導干部只有真正樹立了“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后,才能在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面前立得住。領導干部要帶頭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帶頭采取措施扎實改進,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帶動廣大干部作風的切實轉變。特別要在廉潔奉公上當表率。古話講“上行則下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是干部作風建設取得實效的首要因素。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意識形態(tài)范疇指導人的機能行動的“指揮官”和“搖控器”,只要掌握了“搖控器”的指揮權,把握好了“指揮官”的主動權,達到思想和人的行動高度一致,干部作風就能得到根本好轉,就能象鐵一般的紀律執(zhí)行。因而,加強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設,經常加強理論學習,經常“充電”和“補血”與“造血”相結合。要切切實實把領導干部的學習教育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和干部教育培訓制度,推動領導于部學習和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通過強化學習教育,加強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增強領導干部自覺踐行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堅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的能力,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聚精會神搞建設上來,踏踏實實為群眾謀利益抓發(fā)展,永葆共產黨的先進性。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考核機制,是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因素。人的欲望是無限的,當這種欲望一旦向好的方面發(fā)展,求上進,轉化到多為人民服務,多為百姓干事,則會有好的作風,為黨所用,為民所用;當這種欲望一旦被利欲熏心,為所欲為,則會走向反面,成為危害百姓的罪人。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考核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領導干部作風考核評價體系,把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要求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干部德才素質的重要方面。要把考核評價結果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jù),真正把作風過硬的干部選拔上來。
堅持上下聯(lián)動,形成合力,是干部作風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本著保護干部,推進工作的原則,加強對與干部隊伍密切相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督,既要注意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的工作圈,又要注意他們的生活圈、社交圈。“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人情之中有原則,交往之中有政治,近君子,遠小人,以德會友,決不能把那些歃盟結義、哥們義氣帶到工作中來。要堅持把干部作風建設作為黨風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作為推動業(yè)務工作當中的措施來抓,從制定規(guī)劃、組織領導、制度保障、督促檢查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干部作風建設責任制,逐步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下屬部門齊參與、黨員群眾同監(jiān)督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做到領導到位、責任清晰、任務明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作風建設工作格局,為確保作風建設取得實效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
完善系列獎懲、督查、競爭機制,是干部作風建設呈現(xiàn)出良好循環(huán)發(fā)展態(tài)勢的重要保障。外因是事物前進發(fā)展的動力,是促進內因產生重要作用的催化劑。要完善監(jiān)督懲處機制,高度重視自上而下的監(jiān)督,加大巡視工作力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對檢查發(fā)現(xiàn)或群眾反映問題較多、較集中、較嚴重的領導干部及時采取誡免談話或組織處理直至法紀懲處。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jiān)督,堅持執(zhí)行好民主集中制,完善規(guī)范議事規(guī)則和決策程序,落實好黨內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情況反映等制度,進一步完善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等制度。積極完善政務公開,大力推動黨務公開,提高權力運用的透明度;考察任用干部堅持群眾公論原則,深入基層,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通過完善監(jiān)督制約機制,把黨內監(jiān)督、專門機關監(jiān)督與群眾監(jiān)督、民主黨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等結合起來,形成快捷、有力、高效的監(jiān)督合力。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是激發(fā)干部的動力,讓其感受到肩上的重任和壓力。制度制定以后,經常加以跟蹤督查,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督查制度,敦促干部作風的轉變,扎實干好工作。再次引入競爭機制,是激發(fā)干部作風根本轉變的動力,是激活干部大腦機能提高工作積極性的重要因子。干一項工作,一個人干工作,沒有競爭就沒有動力,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就缺乏活力,工作就沒有信心,沒有動力。良好的競爭機制,會激活一個單位、一個人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干部作風的根本轉變。
責任編輯:郭漸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