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麗
到芬蘭之前就聽說,國外的隱形眼鏡很貴,所以我特地從國內帶了一副,使用年限為一年。如今,它的“大限”已到,必須換新的。
在國內,買隱形眼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半小時就能搞定。我理所當然地認為在芬蘭也是如此簡單,豈知其中的曲折超出我的想象。
提前預約
我告訴同宿舍的芬蘭同學,我要去買隱形眼鏡,她說:“你最好今天就去約時間。”我說:“去了直接買不就行了?度數我已經知道了。”她說:“需要約時間檢查眼睛,這是芬蘭的慣例。”
學校附近有個大商場,我去了商場二樓的一家眼鏡店。進了門,店里一個顧客也沒有,一位芬蘭金發美眉笑著跟我打招呼。我上前一問,果然需要跟配鏡師約時間。那天是周五,我就約了下周一再來。
這位金發美眉還告訴我,在芬蘭,幾乎沒有供長期使用的隱形眼鏡,只有每日更換和每月更換兩種,越常更換,越有利于眼睛的健康。
被打發去醫院
周一,我如約而至。配鏡師是一位中年芬蘭男人,跟其他芬蘭人一樣和藹。檢查了大概10分鐘,他說:“很遺憾,我看到你的左眼表面有一些云狀物,建議你去看眼科醫生,醫生檢查確認沒事之后,我們才能賣給你隱形眼鏡。對不起,這是芬蘭法律規定的,我們要為你眼睛的健康負責……”他耐心地解釋著。
回到宿舍,我把情況跟同學說了,并嘀咕起來:“該去哪里看眼科呢?去公立醫院吧?”誰之她當機立斷地表示:“得去私立醫院。去公立醫院可能要等一年。私立醫院等一個月也不奇怪。”
等一年!那急診病人怎么辦?同學說:“急診另當別論。”她還舉例說,在芬蘭很多做白內障手術的老人都要等一年,先做一只眼睛,一年后再做另一只。
我無語。早就聽說很多高福利國家都存在患者等待時間長的問題,現在總算體會到了。
先看病后付款
我打電話給私立醫院約時間,院方告訴我:“今天有一個病人取消了預約,所以你下午3點就可以來!”哇!居然這么走運!
下午,到了醫院。先在接待處登記,看完病再到接待處付款,一切都靠自覺,根本沒人監督。這讓我想起,在藥店里買藥也是這樣,在一頭排隊拿了藥,然后自覺去另一頭付款,也沒人監督。
如果病人看完病、拿了藥就跑,醫院和藥店豈不賠本?到了芬蘭后,我總是驚詫于人和人之間的高度信任。陌生人之間能有這樣的信任,跟芬蘭完善的管理有關。在芬蘭有居住許可的居民,都有一張“Kela”卡。“Kela”是芬蘭的社會保障系統,醫療補助、育兒補助、失業金等,都從這個系統里領取。在醫院看病、在藥店買處方藥,都需要出示“Kela”卡,只要在電腦上一查卡上的號碼,持卡人的姓名、住址等個人信息就一目了然,估計想賴賬也賴不掉。
醫生仔細檢查了我的眼睛,告訴我一切正常。我松了一口氣,不過費用比較令人心疼——64歐元,只是檢查一下而已!
麻煩有好處
第二天,我再一次來到眼鏡店里,給配鏡師看了醫生的證明,配鏡師一絲不茍,又檢查了我的眼睛和視力。之后,他拿出兩片全新的隱形眼鏡鏡片讓我戴上。我感到奇怪,怎么兩個鏡片的感覺不一樣呢?接著,配鏡師用機器檢查我的眼睛,同時讓我轉動眼球,原來,他在比較哪一個鏡片更貼和我的眼球。
過了一兩分鐘,配鏡師讓我把鏡片摘下,并告訴我鏡片的價格,月拋型的,6付鏡片65歐元,每個月大約11歐元,非常便宜。配鏡師告訴我,3個工作日后會通知我來取。我問:“現在要付款嗎?”他好像有些意外,說:“拿到隱形眼鏡之后再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