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俏到
娶個公主回家,怎么樣?理想的境界,當屬周星馳版電影《鹿鼎記》里的韋小寶,建寧公主雖然有點SM傾向,與韋小寶卻是活寶一對天生絕配。可電影畢竟是電影,當不得真。史上娶到公主的幸運男,日子過得哎,其實很苦很暴力。
漢代班始,史學家班超之子,怎么說也是名門出身吧,娶了個陰城公主,但結果卻很慘。此公主輩分不低,是皇帝的姑姑,卻有個特殊嗜好:不僅和其他男人上床,而且要求丈夫趴在床下旁聽。身為男人,班始怎么可能忍下這口氣,于是咬牙切齒一個字:殺。殺了公主,自己當然也活不了,還連累同胞兄妹被殺,徹頭徹尾悲劇散場。現實如此不堪,所以漢代曾有幾個堅決不娶公主的固執男。一個叫周嘉,被光武帝看上了,周嘉聲稱病重不肯,光武帝只好作罷。還有個尚書楊喬,“容儀威武漂亮”,漢桓帝就自薦做他丈人。楊喬也是聰明人,毫不猶豫地拒絕。桓帝不像光武帝一樣碰了釘子就回,楊喬更狠:非要我娶是吧,我死也不娶,看你怎么辦。絕食七天,真的死了,真的沒娶成。
相比漢代娶公主老出人命,明代貌似樂觀一些。因為按規矩,明代駙馬通過海選產生,若非有利可圖,怎有海選的市場?明代海選駙馬,首先是到禮部報名面試,“官員軍民子弟”均可,只是必須“在京”——自古以來,京城的常住戶口就很重要。選出前三名,由皇帝主持PK定下駙馬,再到指定部門崗前培訓。至于PK掉的那兩個,也有“充廩生”的安慰獎,成了科舉機構的公務員,從此后每月都有固定工資拿。
但也不要以為明代駙馬就好當。《明史》記載公主婚禮,整個過程太不講夫妻情分,不利和諧家庭。嘉靖年間有個中央干部安磐,就公開異議:駙馬見公主要行四拜禮,公主坐著受禮,雖然公主高貴,但畢竟是夫妻,這樣“于禮不安”!還有崇禎年間的駙馬培訓主管陳鐘盛,也有牢騷怪話:駙馬培訓畢業三月以后,才能陪公主吃飯,且公主吃著、駙馬站著,如此“跪拜數月,稱臣侍膳”然后才能入洞房,真是“下同隸役”!
身為駙馬者,好歹也成了自家人,難道皇帝們就不了解駙馬的悲苦嗎?當然不是。南北朝時的劉宋王朝,有個姓江的高官之子,準備迎娶皇帝的同宗之女。沒輪到小江發牢騷呢,當朝皇帝先抱不平了,他自告奮勇替小江寫了洋洋灑灑千余字的辭婚信,歷數史上駙馬們的痛苦婚姻,說公主們下嫁后“傷理害義,難以具聞”,最后替小江表態說如果一定要娶公主,就“刊膚剪發,投山竄海”。小江婚事后來如何,史上無載。
對于我這種市儈男人來說,最可慶幸當初娶個有錢有地位的金枝玉葉的理想總算沒有成功,善哉善哉。